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杂名)佛寺或名净住舍。见法苑珠林。谓清净安住之所也。...【珊檀那】 此云护弥。...梵语 yathā-abhyupagamaj。即自表不食言之词。亦有约束之意。即立志求取某事、状态,而在心里深深下定决心与愿望。...(术语)一亿法门之数。仁王经上曰:菩萨摩诃萨,住亿佛刹,作睹史多天王修亿法明门。行菩提分法,化一切众生。...即真空观,菩萨修习空观,先观法空,了知一切外境,缘生性空,本无实法;次观我空,体达我身,四大假合,终归于空;...Zhong a hanjing 原始佛教基本经典。北传佛教四部阿含之一。因所集各经篇幅适中,故名。东晋僧伽提婆与僧伽罗叉...(一)本觉灵妙之心性。即觉证本具之真心(佛性)。圆觉经(大一七·九一四上):“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术语)爱而护之也。止观七之三曰:爱护将养。秘藏记末曰:诸佛菩萨爱护。...即将经典所立之经题概分为三种单项、三种复项、一种三项皆具足者,共为七种,以区别各经确立经题之旨趣。故又称七种...(术语)释迦如来出兴于娑婆世界之本意也。圣道门诸家以法华之开权显实开迹显本为出世之本怀。因法华经方便品:诸佛...梵语 ?amī。又作苫弭、贳弥。意译作枸。陀罗尼集经卷十(大一八·八七六下):“贳弥木,此云枸[木*巳]。”玄应...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问: 师父,我特别爱计较,这个毛病怎么改啊? 慧广法师答: 听话就能改!当你没有吃,没有穿的时候,看你还怎么计...为何要戒色?也许初来乍到的人,对此还有些疑惑,也许有些人已经亲身感受到淫欲带给自己的痛苦与烦恼,痛下决心定要...
我们看第十七,乐如漏尽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取正觉。 我们前面讲到正报的身心,...
问: 祖佛大意,贵在心行;采义徇文,只益戏论。所以文殊诃阿难云: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争如一念还原,深谐遗...
那怎么样才能信净土法门呢?前面的偈颂谈到多生多劫以来,如果他有清净的戒德持戒的功德,大家知道佛法非常重视持戒...
清明,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几乎与佛教的历史一...
昔日印度经常发生洪灾,各地民不聊生,有些人为了养家糊口,便开始结伙打劫来往的商队。这天,一群盗匪在山谷隘口埋...
祖师曾教导我们:时常日久揩磨,渐渐明通心地。我们总会想到一下子要怎么样,但有没有想过滴水成河,粒米成箩,功夫...
慧涉(唐金陵庄严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历代名僧辞典】
释慧涉。俗姓谢氏。会稽人也。即东晋太傅安之后。是知杰气英灵间代而出。律梁拔俗异世岂无。涉为人清素戒节孤峻。好寂为乐不栖名闻。以大历之初。于金陵庄严寺遇牛头山忠禅师。一言知归。遂命入室授其法要。服膺道化。待之弥载。不惮其劳。洎忠捐世踵武兹岭。无游人境。一衣方丈操节弥高。自是以来问道者众。四维方域无不沾洽。五十年中翕然归德。以长庆二年终于山院。春秋八十有二。门弟子惟晏等。奉全师礼建塔于寺之西北。勒铭纪德。若考师之艺文。则草堂庐岳各美于当代矣。
上篇:道齐(法如)(唐杭州天竺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 下篇:云邃(清源)(唐京兆千福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
亦名:失欲诸部合数四十九人、受欲失相诸部合数四十九人 子题:僧祇十种失欲、十诵失欲三人、五分失欲八人、四分失...
净住舍
珊檀那
誓
亿法明门
真观
中阿含经(Madh yamagama-sutra)
觉心
爱护
单三复三具足一
出世本怀
睒弥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大藏经】肇论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怎样改掉爱计较的毛病
浅谈戒色的好处

往生到极乐后的正报身心相貌

因最初多闻之力而成就菩提

不信净土的人有这四种特点

清明节佛弟子怎样做才对已故亲人最有利

劫盗分财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