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1640~?)明末清初临济宗僧。贵州思南印江人,俗姓杨。字不厌。三十一岁参礼敏树如相,得度受具足戒,一年后敏树...(杂语)积聚功德善根也。无量寿经下曰:精明求愿,积累善本。...梵语 deva-pura 之意译。音译作泥缚补罗。指天人所住之宫殿。或指帝释天之宫殿。[圆觉经、善生子经] p1354...亦名:药有四种 子题:时药、非时药、七日药、尽形寿药、形有三种、尽药形、尽病形、尽报形、蒱阇尼、佉阇尼、奢夜...自佛陀以来,至部派佛教、大乘中观、瑜伽派等次第衍出,印度佛教之概况,分述如次: (一)原始佛教:瞿昙佛陀于西元...【世俗智所缘】 p0512 品类足论一卷七页云:世俗智何所缘?谓缘一切法。何故世俗智缘一切法?答:世俗智知一切法,...(杂语)谓肖像之缩小者。或雕刻,或绘画,皆得称之。李贺诗曰:沉香薰小像。...(术语)得脱生死之苦也。法华经曰:得脱三界苦恼之患。遗教经曰:虽复出家犹未得脱。心地观经三曰:口称南无三世佛...【十二有支】 此又称为十二因缘有支,十二缘生,这是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证悟的真理,亦是原始佛教的基本理论,以此...(术语)声闻缘觉之二乘,对于菩萨乘之一实而曰两权。法华玄赞序曰:扬一实而包总太虚,振两权而遗罗万象。...(杂语)上僧堂吃食也。见象器笺九。...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
问: 往生咒源自何处,有何功用? 大安法师答: 往生咒的来源,是龙树菩萨,他相信念佛法门之后,在《十住毗婆沙论...
从来我就是个性格暴躁的人,以自我为中心,意气用事起来常常伤人伤己。最集中的表现就是路怒症,一旦开车上了路,完...心里有鬼的人,不论讲话做事,都恐惶而不能自在,不能放心去做,是故做事不能趁心如意。古人说:俯仰无愧。就算死到...
洛阳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在众多的...谈到人生,应该从两方面来讲,一个是人的生活,一个是人的生命。人有了正智、净智,生活一定非常的踏实与丰富,生命...
下面我们讲讲清朝彭二林居士《重订西方公据》后面,收集的几则往生事例。 旅亭和尚,浙江嘉善人,他在闻学老人那里...
大磬 以铜铸造的,盂形法物,置于佛桌右侧,法会、课诵时,由维那以棓(木制之棒)击鸣,以引导一切唱诵的起落、快...今天的故事说的是领悟,它来自《杂譬喻经》。 在外国曾经有一个叫松寺的寺院,这个松寺的规模可不小,光僧人就有一...
道邃(唐天台山国清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历代名僧辞典】
释道邃。不知何许人也。幽识远晤执志有恒。悬解真宗不由邪术。末传隋智者教道素得玄微。荆溪之门沓难窥望。大历中湛然师委付止观辅行记。得以敷扬。若神骥之可以致远也。于时同门元浩迥知畏服不能争长矣。贞元二十一年。日本国沙门最澄者。亦东夷卉服中刚决明敏僧也。泛溟涬达江东。慕天台之法门。求顗师之禅决。属邃讲训委曲指教。澄得旨矣。乃尽缮写一行教法东归。虑其或问从何而闻得谁所印俾防疑误。乃造邦伯作援证焉。时台州刺史陆淳判云。最澄阇梨形虽异域性实同源。特禀生知触类玄解。远传天台教旨。又遇龙象邃公。总万行于一心。了殊涂于三观。亲承秘密理绝名言。犹虑他方学徒未能信受所请印记。安可不任为凭云澄泛海到国。赍教法指一山为天台。号一寺为国清。风行电照斯教大行。倭僧遥尊邃为祖师。后终于住寺焉。
上篇:纯陀(唐京兆镇国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 下篇:进平(唐怀安郡西隐山)[《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
有情出生之方式有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四种。湿生,亦作因缘生。由湿气而生之意,如蟋蟀、飞蛾、蚊虫、蠓蚋、麻生...
道乐
积累
天宫
四药
印度佛教
世俗智所缘
小像
得脱
十二有支
两权
过堂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往生咒源自何处,有何功用

佛法让烦躁心变平静
当鸣不鸣

「光明和尚」善导大师
保持知足常乐的态度

截断世人生死路,别开化外一乾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