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1319~1391)元代临济宗松源派禅僧。豫章丰城(位于江西)人,俗姓王。字见心,号蒲庵,世称豫章来复。嗣法径山之...指三种誓愿。(一)将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总分为三类,即:(一)摄净土愿,又作摄土愿、求佛土愿,乃有关庄严净土者;四十...1、真正的觉悟。 2、成佛叫做正觉。...亦名:减六年作三衣戒开缘 含注戒本·三十舍堕法:“不犯者,僧听;及满六年;减六年舍故更作新;若得已成者,若无...(地名)山名。陀罗者持之义,以华言翻之,当曰双持山也。...【无现观】 p1051 瑜伽八十四卷二十页云:无现观者:于如实证,不由他缘。...梵语 aupacayika, adhipati。即增胜上进之意,亦即加强力量以助长进展作用,令事物更形强大。据大毗婆沙论卷一载,...即读诵经典。系为解义或祈愿、回向而诵读经典。读经包舍多种类别,若为赞叹佛德而读,称为诵经、讽经;若为通解经义...指佛陀为五百弟子授予成佛之记莂,皆号普明如来,谓之五百人授记。据法华经五百弟子授记品载,佛陀曾授记憍陈如比丘...(人名)又曰陈尊者。号睦州,嗣法于黄檗,居睦州之龙兴寺。见传灯录十二。...【唯趣入非将成熟非已成熟】 p1010 瑜伽二十一卷十七页云:云何唯趣入非将成熟非已成熟?谓初获得于诸如来正觉正说...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佛法传入中国二千多年,经久长兴,修学人多多,原因在于:修学的人,今得福者不易跌倒,更上一层楼。纵是业力深重跌...
问: 五逆加上谤法,不能往生。这是否意味佛的慈悲不够普遍? 大安法师答: 在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谈到十念必生我国...那是去年秋天,在家乡同一位朋友散步。他是我小时候那帮玩伴中公认为最笨的一位,现在却成了某乡镇企业的一把手。 ...
尊者祇夜多带着弟子,向西北方云游。 忽然,尊者停住脚,抬头望着树上,一只乌鸦停在那儿,尊者注视牠,然后微微笑...
问: 我是一名居士,在寺庙参学时,与许多出家在家众接触时,他们一致认为我适合做护法。我虽乐意做,但是因为没有...
一者为彼守护一切财位令无损乏 若有人读诵这部经,思惟这部经的道理,你应当守护,让他不受财产的损失。 佛知道众生...《涅槃经》讲:业有三报,一现报,现作善恶之报,现受苦乐之报;二生报,或前生作业今生报,或今生作业来生报;三速...释迦牟尼佛于《十善业道经》中说:当知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
从彦(宋西京宝坛院)[《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八]
【历代名僧辞典】
释从彦。姓米氏。燕人也。始自识环寻知跪橘。颙昂挺质豁达为襟。年距十五。父母听许出家于并部慧觉禅院也。受戒后经江鼓枻论海化鲲。流辈畏之咸知宗奉。乃怀心于祖教。望攻玉于他山。由是北别冰天南观桂海。不虞恶瘴唯慕丛林。欣遇龙牙山禅师。为决所疑蔚成达者。后唐清泰丙申岁。还游嵩少。洛中始安人情辑睦。彦营构禅坊。延聚缁侣而供养之。历晋汉周三朝。皆加恩命。乃曰。宠辱若惊吾无惊久矣。然俗谛门中感世主以绨绣缘饰朽木者哉。以开宝二年八月三日示疾而终。四年辛未。改权从久瘗于层塔焉。
上篇:岩俊(宋东京观音禅院)[《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八] | 下篇:常觉(宋东京普净院)[《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八] |
梵名 Gautama Dharmajāna。又称达磨阇那、达磨般若、法智。为隋代之译经居士。中印度波罗[木*奈]城人。通达梵语。...
来复
三愿
正觉
减六年卧具戒开缘
陀罗
无现观
增上
读经
五百人授记
陈尊者
唯趣入非将成熟非已成熟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佛法是破解命运不好的最好法门

五逆谤法不能往生,是否意味佛的慈悲不够普遍
盲人的一门心思

一时心软不出家,流浪生死九十一劫

我不如别人自惭形秽该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