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物名)香炉之一种。金属所制。有二重之轮层,而附盖。...【空相】 p0786 辩中边论上卷一页云:颂曰: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论曰:虚妄分别...禅林用语。壒,即尘埃;圾,即聚集尘埃之处所;堆头,形容高高堆起;丈六金身,指佛身。意谓在尘埃堆中见及佛,表示...(术语)阿赖耶识之别名。唯识了义灯四末曰:无相论云:是种子之宅舍故。...(经名)弥勒大成佛经一卷,秦罗什译。观弥勒菩萨下生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弥勒来时经一卷,失译人名。弥勒下生...【心平等性】 p0352 佛地经论三卷十六页云:一切众生心平等性,如说由何说心平等?由空性故,说心平等。如是广说。...(术语)谓于别相念住位,观身、受、心、法、四法之中,以第四之法与他三法合为二法而缘观之也。即合法与身,法与受...(一)位于河北正定县东。初名龙藏寺,俗称大佛寺。隋开皇六年(586)恒州刺史王孝[亻*零]开创。唐末遭兵灾,宋开宝四...(衣服)戒律之上,黄为五正色之一、为僧衣不如法也。僧史略上曰:后周忌闻黑衣之谶。悉屏黑色。着黄色衣。起于周也...【世间】 p0507 瑜伽十七卷十九页云:始从欲界,乃至有顶,诸萨迦耶,皆名世间。 二解 瑜伽五十六卷四页云:问:何...梵语 catvāri-āraksyāni,巴利语 cattāri tathāgatassārakkheyyāni(如来之四不护)。谓佛之身、语、意、寿...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在明白了我人本具的佛性,和因妄想执着而起的妄心;认识了生死流转的根本──阿赖耶识,和支配此识的力量──业力;...
打坐要学会调理,调理什么呢?调理行动,调理出入息,调理念头,就是外调身、内调心,身心要如法,不然就会出毛病了...
1月5号是腊月初八,不少人还保留着喝腊八粥的习俗。如今超市里有配好了的腊八粥原料,但您也可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以...
尘劫声闻者,有于大通佛世发心,皆因退大,尘点劫来,堕声闻位。故经云:鱼子庵罗华,菩萨初发心,三事因中多,及其...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在平日的生活中尽己所能地多做善事,不要等到错过了机会再后悔。在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地伸出...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矣。 《论语》 一个君子为学之道是非常有...
一心可现十法界 一切境界都是从心所现。一心可现十法界。心有善念,则入三善道;心有恶念,则现三恶道境;心念声闻...
天有黑白,月有圆缺,就人的健康和体力精力而言,人生亦是如此。人生如果按百年计算,50岁以后的人生应该进入下半场...
智晖(后唐洛阳中滩浴院)[《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八]
【历代名僧辞典】
释智晖。姓高氏。咸秦人也。权舆总角萌离俗之心。不狎童游动循天分。欻遇圭峰温禅师。气貌瑰伟虚心体道。趋其门者淑慝旌别矣。谓晖曰。子实材器多能之士也。请祈摄受。二十登戒。风骨耸拔好尚且奇。山中阒然曾无他事。唯钩索藏教禅律亘通日。诵百千言义味随嚼。闻佛许一时外学。颇精吟咏得骚推之体。翰墨工外小笔尤嘉。粉壁兴酣云山在掌。恒言。吾慕僧珍道芬之六法。恨不与同时。对壁连图各成物象之生动也。然真放达之士哉。或振锡而游纵观山水。或蹑屩而至历览市朝。意住则留兴尽而去。或东林入社。或南岳经行。悟宗旨于曹溪。宁劳一宿。访神仙于阮洞。拟到三清。事以志求时无虚度。此外采药于山谷。救病于旅僧。惟切利他心无别务。洎梁干化四年。自江表来于帝京。顾诸梵宫无所不备。唯温室洗雪尘垢事有阙焉。居于洛洲凿户为室。界南北岸葺数亩之宫。示以标榜。召其乐福业者占之。未期渐构欲闰皆周。浴具僧坊奂焉有序。由是洛城缁伍道观上流。至者如归。来者无阻每以合朔后五日一开洗涤。曾无间然。一岁则七十有余会矣。一浴则远近都集三二千僧矣。晖躬执役未尝言倦。又以木[舃]承足。枲麻缝衣。彼迦叶波相去几何哉。其或供僧向暇吟咏。余闲则命笔墨也。缅想嘉陵碧浪太华莲峰。凝神邈然得趣乃作。五溪烟景四壁寒林。移在目前。暑天凛冽矣。加复运思奇巧造轮汲水神速无比复构应真浴室。西庑中十六形像并观自在堂。弥年完备。时杨侍郎凝式致政。佯狂号杨风子者而笃重晖为作碑颂德。莫测所终。
上篇:诚慧(后唐五台山王子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七] | 下篇:光嗣(晋五台山真容院)[《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八] |
【流转方便】 p0914 瑜伽八十八卷十七页云:流转方便者:谓萨迦耶见为所依故;于诸行中、发生我慢、及诸爱味、...
火舍
空相
壒圾堆头见丈六金身
宅识
弥勒本经
心平等性
二二合缘
龙兴寺
黄衣
世间
四不护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于凌波居士:佛教的人生观

打坐要学会调理,不然就会出毛病

吃腊八粥选料有讲究

念佛往生一法,对初发心菩萨来说非常重要
人生短暂,行善不能等

衣食之中无道心

【推荐】念佛能否往生,但问自心,不必他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