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宁〕系曰。海云是普贤应身非耶。通曰。菩萨下化弗拘定相。应以比丘即现说法。若然何乱文殊境使主伴不分乎。通曰。若如所问凡夫分矣。圣人岂以我所求乎。
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一)梵语 vijvara。古代印度数量名。又作频婆、频跋罗、毗婆诃。意译为十兆。佛本行集经卷十二所载频婆罗之夹注谓此...(一)全一卷。后秦僧肇(374~414)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内容阐说法性真如之体用等,分为广照空有品、离微体净...日本俗谚。谓晨朝参诣药师菩萨而夕时参诣药师佛。此一风俗,或依据文殊所说宿曜经卷上及卷下所说,观音之缘日在十八...(修法)以甘露军荼利明王为本尊,为息灾或降伏而修之秘法。又曰甘露军荼利明王法,略曰军荼利法。出于甘露军荼利菩...(修法)对尊胜佛顶尊而修护摩法也。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一卷,佛顶尊胜陀罗尼念诵仪轨一卷。...(仪式)谓人死后三日,请僧设斋食也。释氏要览下曰:北人亡至三日必斋僧,谓之见王斋。(由此斋见焰魔王可免罪之义...亦名:释门时节 子题:佛生日、佛涅槃日、二月八日佛成道、二月十五日佛涅槃、四月八日佛降生、八月八日佛转法轮 行...又作远沾妙道。指佛陀示寂后,众生于去佛遥远之末世中听闻法华经,而沾受恩惠。法华文句记卷一上(大三四·一五七中...邬波索迦。归佛法僧。发诚言已。离杀盗淫。不离余二。...(杂语)据十二游经,则佛有三夫人:第一瞿夷,第二耶输陀罗,第三鹿野。须达拏经及瑞应经以罗睺为瞿夷之子,未曾有...烦恼之异称。诸烦恼缠缚众生,不使出离生死,故称结;驱役而恼乱众生,故称使。结有九种,使有十种,称为九结十使。...佛说出家功德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
佛教的教制、教职在各国不尽相同。在我国寺院中,一般有住持(或称方丈,是寺院负责人)、监院(负责处理寺院内部事...
曾经有个年轻人,因为家中烧火做饭的原故,所以天天要劈柴,可他却天天都在喊木柴太硬了,很难劈。因为喊多了,邻居...你说一个凡夫念佛人一点错误都不犯,这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他还会有新业,无论是有多少旧业和习气很重的新业,只要他...
一办心香冲天上,数声钟鼓落人间。祈祷和平干戈息,祝愿中华国运坚。振兴神州集众议,再展宏图靠群贤。物质繁荣民安...15世纪,在纽伦堡附近的一个小村子里住着一户人家,家里有18个孩子。光是为了糊口,一家之主、当金匠的父亲丢勒几乎...
有着低劣业力的众生,将目标投注在世间的显赫与虚荣上,行一切事时,完全不会想到业力会成熟。未来的苦难会比现在的...
我们出家人没有特殊因缘,也不会去招惹,人一说你就去治病了,也不要逞能,逞能是不行的。要考虑你的功力够不够,如...
在第十二品《见闻利益品》,不只地藏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亦如是。所以观世音菩萨请求佛说地藏菩萨功德,佛就先赞扬...
海云(守节)(唐五台山)[《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七]
【历代名僧辞典】
释海云。未详氏族乡里。来游圣迹。始于南台侧选峭绝峰峦幽僻林谷而特居之。其刻苦玩道俭而难遵。从其游者寡而无众。迨其入灭。门人守节淘洒舍利。起塔焉。昔传云是普贤菩萨应身也。门人守节即高力士之子也。从师墨俭。有进无退。云示之曰。上都有卧伦禅师者。虽云隐晦而实阐扬六祖印持。一时难测。化导之方若尸鸠之七子均养也。汝急去从之。及见伦扣击未几。告云。汝师海云入灭已。节禀听斯言荼蓼情苦。遂奔赴如其言矣。乃继武接迹盛化相耒。迨将示灭。愁云郁结鬼神悲号。有塔存焉。
上篇:法藏(唐鄜州宝台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七] | 下篇:法兴(唐五台山佛光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七] |
(术语)行秘密瑜伽法之坛场也。指金胎两部之曼荼罗坛而言。...
频婆罗
宝藏论
朝观音夕药师
军荼利明王法
尊胜护摩
三日斋
敬佛修供时节
远沾妙道
能学多分
罗睺罗生母异说
结使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应如何称呼出家人

不管做什么,都要想到三宝在加持自己
大安法师:带业往生的本质特点

一代高僧一诚长老印象记
没有人能独自取得成功

待在能让你的修行成长的地方

如何理解「鬼怕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