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宁〕系曰。宁有同名异实者可互死耶。业不可移此。可移也。与其俗巫画肖己形言可以代衰厄同也。通曰。琰摩王或是菩萨。以同名善者则舍。不善者摄之。此或是罪霜倏晞正增年寿。故得舍旃。又其恶器方满。复当终期。故斯取也。苟以互实而取者。行教化焉。舍斯之外非常理所能知也已。
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术语)见思之烦恼,对于苦果,谓为子,以烦恼系缚身而使不得自在,谓为子缚。对果缚之言也。四教仪曰:子缚已断,...(人名)会稽上虞人。住嘉祥寺。春夏弘法,秋冬事著述。梁天监十九年,撰高僧传十四卷。又有涅槃义疏十卷,梵网经疏...亦名:比丘乞与畜众法、度人法、畜徒众法 子题:乞度人法、与度人法 随机羯磨·诸戒受法篇:“ 乞度 人法 。时诸比...云何为悲?谓有一类。作是思惟。愿诸有情。皆得离苦。彼依出家。或依远离。由思择力。内所发起。色界定善。诸悲悲性...【虚空与空界差别】 p1169 大毗婆沙论七十五卷九页云:问;虚空、空界、有何差别?答:虚空、非色;空界、是色。虚...尾觐难得迦,梵名 Vighnāntaka,意译为征伏障碍。为密教诸明王之中,用以对治毗那迦夜(意译障碍者)之尊。与军荼...【成唯识论】 这是诠释唯识三十颂的论著,凡十卷,护法等十大论师各造释论,唐代玄奘三藏奉诏译,翻经沙门窥基笔受...(术语)性火之对有事火。【又】外道名,三迦叶原为此种之外道。...三种色之一。指十一色法中之无表色。无表色非眼能见,非由极微所成,其自性无对碍,故称不可见无对色。其自性虽无对...亦名:说戒如合战喻戒缘 子题:如两阵共战、勇怯有进退、说戒亦如是、净秽生安畏、戒缘即兰吉方便 含注戒本·皈敬偈...即直指众生原来具有之寂知为本体。乃南宗禅荷泽神会(670~762)一系之主要教义。谓人人所具有先天空寂之知,乃凡圣...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众中,颇有菩萨摩诃萨,得是三昧,亦得...地藏十轮经...●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
代序 蕅益大师说:佛道以见性明心为指归,以信行、法行为方便。信行秉教,岂废观心;法行观心,岂容离教。是以西天...
随着我们佛法修学时间的增长,我们整个修学的功夫也应该要相对地提升。 我们刚开始都是在心外求法的。我们的心都是...一个苦者找到一个和尚倾诉他的心事。 他说:我放不下一些事,放不下一些人。 和尚说:没有什么东西是放不下的。 他...
有很多人都听说过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行好。是说佛的身体有种种美妙的地方。那么是哪三十二相呢?又是怎么来的呢...阿修罗,是梵文音译,汉译佛经中还译为阿须罗、阿索罗、阿苏罗、阿素落、阿须伦、阿须轮等。意译为非天、非同类、不...
佛陀在世时同游恒河两岸,传扬佛法。有一次,佛陀游化到末罗国的某个村庄,由于当地都是婆罗门教徒,所以当他们得知...〈广开如意门〉 ◎一家人恶缘相会时,怎么办? 父女、母子性情不一样,想法又相反,大家恶业障聚在一起,有怨又不能...健康的肌体必须保持水分的平衡,人在一天中应该饮用7-8杯水。一日之计在于晨,清晨第一杯水就显得尤为重要。清晨的...
洪正(守贤)(唐成都府灵池县兰若)[《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四]
【历代名僧辞典】
释洪正。俗姓常氏。未详何许人也。居于岷蜀间兰若。往因有疾所苦沉绵从复平宁。发誓恒诵金刚般若经。日以二十过为准。精持靡旷。时邻僧守贤夜坐见二鬼使。手操文牒私相谓曰。取摄僧洪正。一使曰。为其默念般若。傍有大奇荷护。无计近得。又患责限迟延。今别得计。见有直府东门者。姓常。又与僧同名。复曾为僧来。供尔摄去以塞违殿也。守贤闻之惊异。且志其事。明日密问门子常洪正已死。守贤先持弥陀经。后改业焉。洪正后不测其终。
上篇:玄奘(唐荆州白马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四] | 下篇:志玄(唐沙门)[《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四] |
【所有无常】 p0741 瑜伽八十四卷八页云:复次所有无常皆是苦者;义何谓耶?若有无常众同分者;有生老等众苦生...
子缚
慧皎
比丘乞度人法
悲
虚空与空界差别
尾觐难得迦明王
成唯识论
事火
不可见无对色
说戒如兵战喻戒缘
寂知指体
【大藏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早课(朝时课诵)

能杰法师:童蒙止观

心随境转,心也跟着生灭
痛了,你自然就会放下

佛陀的三十二相从何而来
什么是阿修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