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植物)或云石榴。然金刚智译之准提陀罗尼经曰:第五手把微惹罗迦果(汉言子满果,此间无,西国有)。金刚智注曰此...亦名:治罚比丘化教通道俗 子题:摄钝根法、治破戒法、不许俗治比丘、不对俗治比丘、十种胜想、涅槃穷累教本决了正...遍处者,谓于遍满住具足中若定若慧,及彼相应心心法,是名遍处,遍满者其量广大周普无边。此复十种,谓地、水、火、...【虚空无为】 p1167 显扬十八卷十六页云:虚空无为者:由心所缘、境相相似,故立为常。非缘彼心、缘彼境界、有时变...梵名 Mūla。为二十八宿之一。即位于密教北斗曼荼罗外院东方、现图胎藏曼荼罗外院西方之星宿。又作牟蓝、暮罗、辰天...【成所作智】 唯识宗所立四智心品之一。修唯识行者,在第十法云地满心,金刚喻定现前时,此时第八识转为大圆镜智。...(术语)梵语曰迦他(迦为遏之误Artha之音译),见梵语杂名。事者对于理之称。显密异其义,显教以离因缘之无为法为...三种色之一。指十一色法中之五根、四尘。五根即眼、耳、鼻、舌、身,其胜义根及声、香、味、触四尘等,均非眼所能见...子题:增减说戒、强和合说戒 行事钞·说戒正仪篇:“(一、引缘显相)四分,为外界[斗@斫]诤比丘来。佛令 增减说戒...即禅定。禅定时,虑念寂静,称为寂念。圆觉经(大一七·九一八中):“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 p4503...(杂语)师为弟子之所主,故曰师主。有部毗奈耶二十七曰:我之师主。...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普门品(日诵式版本)...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在中国大多数家庭由母亲承当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的模式下,这个命题不无道理。需要提醒各位父母的是:家庭教育中父爱...
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普门品》 这是说,若能恭敬持诵观世音菩萨名号,在遇水灾时可以得救。当年虚...
世尊,习恶众生,从纤毫间,便至无量。是诸众生有如此习,临命终时,父母眷属宜为设福,以资前路。或悬幡盖,及燃油...在古老的西藏,有一个叫爱地巴的人,每次生气和人起争执的时候,就以很快的速度跑回家去,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3...
在《佛说八大人觉经》中,佛陀教导我们,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 生灭变异,虚伪无主。」阐明了学佛的觉悟...禅七的起源,源于佛陀在菩提树下,七日证道。佛陀在菩提树下自誓:若不成道誓不离金刚宝座,实为七日成佛的滥觞。 ...
信愿坚固,勇猛精进。跨越忧恼,净心画佛 在病苦中,师父总是精进勇猛,信愿坚固,求生西方。时常清晨两点就开始做...问: 如何正确理解和实践信愿行?只要有了信愿持名,就一定能往生吗? 大安法师答: 往生的条件是信愿行三资粮,这...
玄奘(唐荆州白马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四]
【历代名僧辞典】
释玄奘。江陵人也。通大小乘学尤明法华正典。别是命家。自五十载中日诵七遍。尝因净室焚香感天人来倾听。斋讲之时征祥合沓与道俊同被召在京二载。景龙三年二月八日。孝和帝于林光殿解斋。时诸学士同观盛集。奘等告乞还乡。诏赐御诗。诸学士大僚奉和。中书令李峤诗云。三乘归净域。万骑饯通庄。就日离亭近。弥天别路长。荆南旋杖钵。渭北限津梁。何日纡真果。重来入帝乡中书舍人李又云。初日承归旨。秋风起赠言。汉珠留道味。江璧返真源。地出南关远。天回北斗尊。宁知一柱观。却启四禅门。更有诸公诗送。此不殚录。奘归终本寺焉。
上篇:僧衒(启芳,圆果)(唐河东)[《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四] | 下篇:洪正(守贤)(唐成都府灵池县兰若)[《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四] |
【所往同类】 p0741 世亲释八卷六页云:所往同类者:谓如往诣三十三天,色像、言音、与彼同类。为化彼故。往一...
子满果
比丘之治罚化教通道俗
遍处
虚空无为
尾宿
成所作智
事
不可见有对色
说戒增减不得至三
寂念
师主
【大藏经】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母亲的一切影响着孩子的未来

脱离滔滔苦海爱河,免除轮回之苦

怎样为亲人修福报呢
生气了就绕着房子跑三圈

让心无所住,自然无有七情六欲的苦恼
什么是禅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