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术语)四有之一。言本有之后,中有之前,寿命方尽时之色心也。...【修世出世智略有四道】 p0907 瑜伽六十九卷十六页云:又修此智、略有四道。一、方便道,二、无间道,三、解脱...因守戒不严而犯过之谓。戒如堤防,可防过止恶,故谓不守戒为缺;因不守戒而过失漏于外称为漏。[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心无厌倦】 p0353 瑜伽四十四卷十七页云:云何菩萨心无厌倦?当知菩萨,由五因缘,普于一切正加行中,心无厌倦。...梵语 ātma-sajvid。因明用语。为因明二悟之一。自己了悟之意。与悟他合称二悟或二益,乃因明所发挥之功效。 p4111...日本临济宗僧。远江(静冈县)人。早年出家,遍游讲肆,深通宗典,兼长诗文。应安元年(1368)与绝海中津相伴入中国...(术语)时常忆念也。法华普门品曰: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常念者,正念也。此正念有事...【因果同时】 唯识宗立论,阿赖耶识有生起一切法的功能,此能生之因,谓之种子,自此种子生起色、心诸法,谓之现行...【瞋恚性】 p1321 瑜伽十一卷六页云:依于种种不饶益事,心生恼害:名瞋恚性。...说禅法之五经。皆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即:(一)禅法要解经,二卷,姚秦鸠摩罗什译。(二)达摩多罗禅经,二卷,东晋佛...【教识神变】 p1013 如三种神变敎授中说。 二解 瑜伽八十八卷二页云:卽以如是记说神变为依止故;于其三处而为教诫...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一、人间佛教思想的历史沿革 (一)释迦佛的应化示现是人间佛教的一种典型 释迦佛下天、托胎、出生、出家、降魔、成...哪些素食比肉类还营养呢?随着天气的渐渐转冷,大多数人都喜用食物以增加营养,滋补身体,维持身体内部的平衡,抵抗...
菩萨要善调自己的瞋心,因为瞋心的活动,对众生的伤害、对佛教的伤害都是相当的重大,所以菩萨应该要修「忍」辱波罗...
一九四零年,我们也是打佛七,慈舟老法师打佛七开示:念佛,应该觉照。我们念佛的人,应该有觉照。照的意思,就像大...被上司赏识、升迁,本来是件好事,却惹得同事眼红、流言不断。该如何化解,改变人心? 人事升迁可由三方面来谈。首...
夫至理无言,要假言而显理。大道无相,为接而见形。今且假立二人,共谈无心之论矣。 弟子问师:有心无心? 答:无心...
《疏》阿罗汉含三义。一应供,为人天福田,乞士果也。二杀贼,断烦恼尽,破恶果也。三无生,不受后有,怖魔果也。《...
我们要对治烦恼时,你有两种选择: 第一个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第二个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 我们一般...
道舟(晋朔方灵武永福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三]
【历代名僧辞典】
释道舟。姓管氏。朔方回乐人也。髫年聪雅庠序有仪。虽诵诗书乐闻释典。决志出家于龙兴寺孔雀王院。爰得戒珠渐圆心月。吟哦呗赞嘹亮可听。乃率信士造永兴寺。功成不宰。辞灵帅韩公洙入贺兰山白草谷。立要持念感枯泉重涌有灵蛇游泳于中。遂陟法台谈讲也。道俗蜂屯檀施山积。赞唱音响可遏行云。犷悍之人若鸱鸮之革韵。乃刺血昼大悲千手眼立像。属其亢阳则绝食瞑目。要期雨之通济方议充肠。中和二年闻关辅扰攘。乃于城南念定院塔下。断左肱焚之供养大悲像。愿倒冒干戈中原塞上早见弭兵。言毕迅雷风烈洪澍焉。又尝截左耳为民祈雨。复断食七日请雪皆如其愿。至于番洛无不祇畏。以天福六年辛丑岁二月六日。其夜未央结加趺坐。留累门人方毕而绝。享龄七十有八。遗骸不散如入禅定遂加漆纻焉。建隆中郭忠恕者。博览群籍小学尤长。篆隶为能多事凌轹。因过投于北裔。询舟前烈着碑颂焉。
上篇:志通(晋凤翔府法门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三] | 下篇:洪真(汉洛京广爱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三] |
【恶业道各由何根究竟】 p1159 俱舍论十六卷十页云:如先所说非诸业道一切皆由三根究竟;何根究竟?何业道耶?颂曰...
死有
修世出世智略有四道
缺漏
心无厌倦
悟自
汝霖良佐
常念
因果同时
瞋恚性
五部禅经
教识神变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惟贤长老《从人生佛教到人间佛教》
哪些素食比肉类还营养呢

【推荐】当遇到逆缘时,要观照两件事情

念佛要用真心来念
升迁如何避免被嫉妒

达摩大师无心论

阿罗汉的三个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