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宁〕系曰。点点师而能劾鬼。别无高洁轨生物善。亦与古人判冥司事者同邪。通曰。所作在心。如不从正道力中生。则与五斗米道同。如不从有心符禁中起。则感鬼神归信驱策之耳。故善戒经云。若须神通应感化度为示神足。庄严论中。菩萨以神通变化而为戏喜。又或此是辟支行位人也。故论云。独觉依彼。彼村落乞食。以身济度。不以语言。示现种种神通境界。为令诽谤者归向故。
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惠舍能摄亲友】 p1186 瑜伽十八卷三页云:云何惠舍能摄亲友?谓如有一、现前多有种种家产,远离悭垢,不悋资具;...【净土非卽三界处所非离三界处所】 p1005 佛地经论一卷十页云:如是净土、为与三界同一处所?为各别耶?有义、各别...(术语)八忍之一。照了欲界灭谛之无间道智也。...吾人身口所作的善恶业,或是意所作的善恶思想,其气分都留在阿赖耶识里,叫做种子或习气,这种种子或习气在阿赖耶识...亦名:左右顾视戒开缘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不犯者,或有病,或仰瞻日时节,或命梵二难,左右处处伺求便道逃走者...(故事)天台之佛陇有禅师,曰定光,智者顗禅师尝梦师以手招之。佛者,禅门悟道人之通称,又拟于古之锭光佛。祖庭事...亦名:同世五师 戒本疏·解今题目:“(叙同世五师正明分派)(一、叙分所以)二者同世五师。时既浇漓,情见互起,...(神名)具名广大神王。此神王有二种:一称鸠那耶神王,住于金刚山,一向出生吉祥神主。二称遮毗佉罗神王,住于大海...禅宗公案名。又称雪峰是甚么、雪峰低头归庵。此公案寓托唐代禅僧雪峰义存向二僧问“甚么”之话语,表示悟达者之运用...(术语)四明尊者所立两重之能所也。...(界名)色界诸天,总云梵世界。离淫欲之梵天住处也。智度论十曰:梵名离欲清净,今言梵世界已总说色界诸天。...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晚课蒙山施食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有的人认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一切要靠自己努力打拼;有的人则以为:凡事皆命运,半点不由人。这两种看法截然相...
皈依若干年以后,因缘成熟了,要受持五戒。皈依三宝,只是种善根而已,算为佛教徒,然后你要进一步,你要想这个人身...
其实佛教就是把我们整个生命,都落实到最小的时间单位里,落实到每个当下一个个相续不断、迁流不息的念头上。净慧老...
明朝江山人朱恺,字寿仁,性情淳厚好学。他们家里不吃牛肉、狗肉,已经有三代了。朱恺小时候失去了父亲,身体瘦弱,...大凡修净土人,最忌是夹杂。何谓夹杂?即是又讽经,又持咒,又做会,又好说些没要紧的禅,又要谈些吉凶祸福、见神见...
如果我们缺乏生命的意志,并且对生命价值没有正确的认识,那我们就会生活在烦恼中,常常觉得不知该何去何从。也许今...● 一坐坐了几千年 前边提到坐禅要有忍力,不怕苦二十一个钟头。你看古来那个窥基祖师,他的前生,你看他多苦,坐那...
问: 般若无相,不受一尘,云何广辩四缘及诸因果? 答: 夫佛道正法,皆从缘生。故云心法四缘生,色法二缘起。若执...
点点师(宋卬州大邑灵鹫山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二]
【历代名僧辞典】
释点点师者。不知何许人也。孟氏广政中隐卬南大邑山寺。多游廛肆中。虽事削染恒若风狂。或与人接必指点而言。故目是称焉。有命斋食者。酒肉不间率以为常。俚人亦不之厌也。日之夕矣乃市黄白麻纸笔墨置怀袖以归。行数里。沉酣而至瞑矣。所居之室虽有外户且无四壁。入后阖扉人不得造。初邻僧小童蹑足伺之。见秉烛箕踞陈纸笔于前诃责大书。莫晓其文字。往往咄嗟如决断处置。久之明暗间熟视闪烁若有人森列。状如曹吏。则襦裳非世之服饰。观者怖惧而退。诘旦微询其事。怒而弗答。居数载卬。笮之人咸神异之后。不知其终。
上篇:宗合(道因)(宋潭州延寿院)[《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二] | 下篇:行满(宋天台山智者禅院)[《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二] |
“外界”之对称。(一)众生之身心分内外二界,无形之心意为内界,有形之身体为外界。 (二)六界中地、水、火、风、空...
惠舍能摄亲友
净土非卽三界处所非离三界处所
灭法智忍
熏习
顾视白衣舍戒开缘
定光佛手
五部
广神
雪峰甚么
四明两重能所
梵世界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为了自己的好运,请注意自己的言行

受持五戒,修养道德都能得到升华

学禅的人,一定要走得干净利落

放生牛的奇报
修净土最忌讳夹杂

【推荐】贫不等于苦,富也不等于乐
三车祖师--窥基法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