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又名善见城,是忉利天主帝释所住的宫城,在须弥山之绝顶。...(术语)天台于天竺定二十四祖之付法,禅家立二十八祖之传灯。...(杂名)译曰转轮圣王。见斫迦罗伐辣底条。...髀婆沙论云十五种无明: 一、根本无明 谓从无始之际,一念不觉。长夜昏迷,不了真理,能生一切诸惑烦恼,是为...【八句义】 p0070 入阿毗达磨论上一页云:谓善逝宗有八句义。一、色,二、受,三、想,四、行,五、识,六、虚空,...【调伏行】 p1338 集异门论七卷七页云:云何调伏行?答:眼见色时,专意系念,防护眼根。调伏其心,不令发起烦恼恶...【净】 p1002 瑜伽十三卷十七页云:云何净?谓三清净性。一、自体清净性,二、境界清净性,三、分位清净性。...(杂语)台密谓大日与释迦为同一佛,但有法身(大日)与应身(释迦)之差,东密谓二佛别体,各具三身。守护国界守陀...(人名)五灯会元曰:明州天童密庵禅师,名咸杰,应庵昙华禅师法嗣,幼颖悟,出家遍参知识,后谒应庵于衢洲之明果,...(故事)增一阿含经二十八曰:波斯匿王,闻优填王雕像,乃以紫磨黄金造佛像,亦高五尺,时阎浮提内始有二像。根本说...止息生死轮回之苦。“一切皆苦”,为佛教根本思想之一,若能脱离身心诸苦,即能了生死、至涅槃。如老、病、死等三种...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晚课蒙山施食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了知六道众生都对我们有恩德,这是一个全新的观念。所以我们就得要尊重一切众生,要报一切众生的恩,在菩萨眼里,就...火车就要启动的时候,一位老人急匆匆地踏上车门,一只脚不小心被车门夹了一下,鞋子掉在了车门外。火车启动后,老人...三宝必须具足。这里有二层涵义, 即首先一定是归依佛、法、僧,不能只归依一宝或二宝。所以《萨婆多毗尼毗婆沙》(...问: 师父,有的人会觉得,时常惦记着死亡太不吉利或者太消极,我们该如何去平衡这个概念呢? 慧广法师答: 说句好...
当一个年轻人要禅师说出如何做才能取得成功时,禅师指着寺庙里的一棵大树说,如果你能在十分钟内爬上去,我将告诉你...
无数劫以前,有一位老婆婆孤苦伶仃,以卖麻油膏为生。 当时有一位比丘,每天到老婆婆那里取麻油膏,为佛陀燃灯,如...
佛经里面有一个比喻,很贴切野狐狸的比喻。说有一只野狐狸夜晚进入一户人家的厨房偷吃。厨房食品很丰厚,它吃得很饱...
佛陀教化世人的方法很多,所以有御马的说法。在《杂阿含经》里讲,马夫训练马匹,分刚烈、柔弱以及刚柔并用,如果这...
希运(唐洪州黄蘗山)[《宋高僧传》卷第二十]
【历代名僧辞典】
释希运。闽人也。年及就傅乡校推其慧利。乃割爱投高安黄蘗山寺出家。迨成长也身量减王商裁一尺所。额间隆起号为肉珠。然倜傥不羁人莫轻测。而乃观方入天台。偶逢一僧偕行。言笑自若。运偷窥之。其目时闪烁烂然射人。相比而行。截路巨磎泛泛涌溢。如是捐笠倚杖而止。其僧督运渡去。乃强激发之曰。师要渡自渡。言讫其僧褰衣蹑波若履平陆。曾无沾湿。已到他岸矣。回顾招手曰渡来。运戟手呵曰。咄自了汉。早知必斯汝胫。其僧叹曰。真大乘法器我所不及。纵能伤我只取辱焉。少顷不见。运[怡-台+敞]怳自失。及薄游京阙分卫及一家门。屏树之后闻一姥曰。太无厌乎。运曰。主不慁宾何无厌之有。姥召入施食讫。姥曰。五障之身忝尝礼惠忠国师来。劝师可往寻百丈山禅师。所惜巍巍乎堂堂乎。真大乘器也。运念受二过记莂攸同。乃还洪井见海禅师。开了心趣声价弥高。徇命居黄蘗精舍。升平相裴公休钦重躬谒。有诗赠焉。曾传达士心中印。额有圆珠七尺身。挂锡十年栖蜀水。浮杯今日渡漳滨。一千龙象随高步。万里香华结胜因。愿欲事师为弟子。不知将法付何人。则裴相得法出运之门。以大中中终于所住寺。敕谥断际禅师。塔名广业。语录而行于世。
上篇:清观(物外)(唐天台山国清寺)[《宋高僧传》卷第二] | 下篇:神英(唐五台山法华院)[《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一] |
【增上慧所治随烦恼】 p1317 瑜伽六十七卷十一页云:略有三法,名增上慧所治随烦恼。初于世俗理门不了法义者,所有...
喜见城
西天二十八祖
遮迦越罗
十五无明
八句义
调伏行
净
大日与释迦
密庵
铸像之始
息苦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幸毋相忘众生恩
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
宗舜法师:理体三宝和事相三宝是缺一不可的
时常惦记着死亡是否太消极了

爬树之心

助施功德也能得佛授记

装死的野狐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