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梵语 aklistājāna。又作不染无知、不染愚。二无知之一。为“染污无知”之对称。即其性不染污,而于佛法等各种义类...禅宗公案名。又作婆子点心。系唐代德山宣鉴禅师与一卖油饼婆子间之机缘语句。德山虽精通金刚经,然局囿于文字义理之...譬喻之一种。指以假设之事物来譬喻。如经典中记载,世尊以四大山从四方而来欲害众生,比喻为生老病死等四苦之损害众...【令僧安乐】 p0530 瑜伽九十九卷一页云:由五种相,应知说名令僧安乐。一者、令顺道具,无所匮乏。二者、令摈异法...(印相)侧掌屈风指,余伸直,又名吉祥印,言说之标帜也。摄大轨中曰:侧掌屈风,余申直,净行吉祥印,名为唵字印。...(Vidhushekhara Bhattacharya, 1878~1959)印度佛教学者。生于孟加拉邦玛尔达赫县。初习梵文、因明、吠檀多哲学等...遍等三性者: 一、遍计所执性 谓由彼彼虚妄分别,遍计种种所遍计物,谓所妄执蕴处界等。若法若我,自性差别,...法总持、义总持、咒总持、忍总持。法总持又名闻总持,即对佛的教法闻持不忘;义总持是对诸法的义理总持不失;咒总持...(传说)智度论二曰:佛既入灭,摩诃迦叶欲结集三藏,议言谁能结集毗尼法藏者?长老阿泥卢豆言:舍利弗有好弟子,名...【三十七觉分】 p0201 俱舍论二十五卷十二页云:道亦名为菩提分法。此有几种?名义云何?颂曰:觉分三十七。谓四念...印佛,即以香、土砂、木材等做成佛形而以香薰之。印佛作法,则指以土砂、木材等画或雕成佛像约九公分左右,燃香薰之...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
佛经有指示我们应该怎么修,叫做四念处,四念处,四念处就是说你的心二十四个小时,要以这四种观念常常存在你的心,...现在很多人都说:不要出家啦!在家修行还不是一样!你出家能受得起人家礼拜吗?能受得起人家的供养吗?这话乍听之下...
大廉不嗛,这个廉就是廉洁了。我们这个文化里,标榜人伦的道德要非常廉洁,要求公务员,做官的一定要是清官,清官就...千代野(1223-1298),又名千代能,日本镰仓中期最著名的美女。同时,也是日本禅宗历史上著名的尼师。生于安达氏一...
你能够真实的觉悟,你才能够真实的放下! 今天我们讲到如何正确地看待我们今生的生命,你一定要对这种一时的个体生...
在整个修行当中,必须把你的想像跟感受切割。如果你要修行的话,你的想法不能从感受而来,因为感受所带动的想像,往...
听讲不得徒事口耳,先应谛思,佛为何事说经,我为何事学经。若知佛所为何事,则不耽著文言,若知我当为何事,则不贪...可能有人会问,吃亏就是吃亏,占便宜就是占便宜,怎么能说吃亏反而是福呢?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吃亏的...
慧安(唐嵩岳少林寺)[《宋高僧传》卷第十八]
【历代名僧辞典】
释慧安。姓卫氏。荆州支江人也。其貌端雅绀[髟/采]青目。降神乃隋开皇初年也。安受性宽裕不染俗尘。修学法门无不该贯。文帝十七年敕条括天下私度僧尼。勘安云。本无名姓亡入山谷。大业中开通济渠追集夫丁。饥殍相望。安巡乞多钵食救其病乏。存济者众。炀帝闻之诏安。遂潜入太和山。至帝幸江都海内扰攘。乃杖锡登衡岳寺行头陀法。贞观中。至蕲州礼忍大师。麟德元年游终南山石壁而止。时所居原谷之间早霜伤苗稼。安居处独无。四十里外皆苦青女之灾矣天皇大帝闻而召焉。安不奉诏。永淳二年至滑台草亭居止。中坐绳床四方坦露。敕造寺以处之。号招提是也。如是却还家乡玉泉寺。时神秀禅师新归寂。咸请住持安弗从命。天后圣历二年四月告门人学众曰。各归闭户。至三更有神人至。扈卫森森和铃鉠鉠。风雨偕至。其神旋绕其院数遭。安与之语丁宁教诫再拜而去。或问其故曰。吾为嵩山神受菩萨戒也。天后尝问安甲子。对曰。不记也。曰何不记耶。乃曰。生死之身如循环乎。环无起尽何用记为。而又此心流注中间无闲。见沤起灭者亦妄想耳。从初识至动相灭时。亦只如此。何年月可记耶。天后稽颡焉。闻安阙井。敕为凿焉。安曰。此下有赤祥慎其伤物。将及泉见虾蟆金色。蠢然出沮洳间。合其悬记。帝倍加钦重。殆中宗神龙二年九月敕令中官赐紫袈裟并绢。度弟子二七人。复诏安并静禅师入中禁受供施。三年赐摩纳一副。便辞归少林寺。至景龙三年三月三日嘱门人曰。吾死已将尸向林间待野火自焚之。勿违吾愿。俄尔万回和尚来。见安猖狂执手言论移刻。旁侍倾耳都不体会。至八日闭户偃身而寂。春秋一百三十许岁。起开皇二年至景龙三年故也。火焚尸毕收舍利八十粒。内五粒红紫色进内。余散施。随力造塔。先天二年。门人建浮图焉。
上篇:僧伽(木叉,慧俨,慧岸)(唐泗州普光王寺)[《宋高僧传》卷第十八] | 下篇:万回(唐虢州阌乡)[《宋高僧传》卷第十八] |
(经名)八卷二十四品。隋宝贵天竺三藏阇那堀多Jānagupta(译德志)以自译之一品与前朝之昙无谶Dharmarakṣa译,真...
不染污无知
德山三世心不可得
非喻
令僧安乐
唵字印
帕塔恰里亚
遍等三性
四种总持
憍梵波提入水定涅槃
三十七觉分
印佛作法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大藏经】肇论

让这四种观念常存你心
妙莲老和尚《出家现僧相就是良福田》

嘴里不谈钱,未必是真正的清高
千代野比丘尼的故事

为何放不下?因为还没看到人生真相

远离虚妄的感觉,依止心中的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