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中不寂静苦】 p0361 集论四卷七页云:云何中不寂静苦?谓生色界,远离顺解脱分者。...亦名:盗僧园果木、僧园果木 子题:僧护经、日藏分、一熟、一翦、一剪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僧园果木,比丘多犯,...(术语)金刚顶大本十万颂之说会,有十八会。出于十八会指归。...(术语)不加造作自然之作用也。观经玄义分曰:功周无功用,证智未证智。...(术语)弥陀如来誓我名声超过十方也。无量寿经上曰: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靡所闻,誓不成正觉。法华经序品...(术语)谓通佛教全体之安心与特异之安心也。如净土宗以厌欣心,菩提心为总。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为别。...云何于诸法中安住于法?若不得修慧唯勤方便修习闻思,不得名为安住于法,若不得闻思唯勤方便修习修慧,亦不得名安住...【威仪路】 p0884 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十六卷十八页云:处处说威仪路及起威仪路。威仪路者:谓色香味触、四处为体...【诸恶者莫作诸善者奉行】 p1361 瑜伽十九卷十四页云:颂曰:诸恶者莫作,诸善者奉行。自调伏其心;是诸佛圣教。此...指在比丘房内所煮的食物,为不净食之一,比丘不得取食。...(杂名)天上之如意树也。慧琳音义二十五曰:天意树,诸天有树随天意转,所求皆遂,故得名也。...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
「是知念佛一法, 乃上圣下凡共修之道,若愚若智通行之法。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 」 我们知道念佛的这...
唐三藏法师 玄奘 集 明憨山沙门 德清 述 八识规矩者,初玄奘法师糅《成唯识论》就,窥基法师因见本论十卷,文广义幽...许多人都知道持颂楞严咒是很殊胜的,但往往一提起楞严咒就说:「楞严咒好长,好难念,更不好背。」因此持颂的人很少...
大文为三:初总标,二别明,三结叹。 今初: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不论在家出家,但是归依于佛...物常是指与人相对的他物,也可以是指外境。人为物役的意思就是说,人被他物或外境所役使,做他们的奴隶。奴隶是什么...修行最佳的环境 那些溺在父母身边的,终长不成人,而那些离开父母的宠溺,在外奔波的人,反却能炼成大人气魄。就像...
有人说,受了菩萨戒,造罪时罪加一等。这个观念是错误的,非常错误。稍微懂一点佛法因缘观的人、稍微对业果思想了解...
希望我们的道友你读哪部经的时候,哪部经都告诉你修行的方法,也告诉你修行的次第。都有修行次第的,哪部经里都有。...
道怤(后唐杭州龙册寺)[《宋高僧传》卷第十三]
【历代名僧辞典】
释道怤。俗姓陈。永嘉人也。丱总之年性殊常准。而恶腥血之气。亲党强啖以枯鱼。且虞呕哕。求出家于开元寺。具戒已游闽入楚。言参问善知识要决了生死根源。见临川曹山寂公。大有征诘若昙询之间僧稠也。终顿息疑于雪峰。闽中谓之小怤布纳。时太原同名年腊之高故。暨回浙住越州鉴清院。时皮光业者日休之子。辞学宏赡探赜禅门。尝深击难焉。退而谓人曰。怤公之道崇论闳议莫臻其极。武肃王钱氏钦慕命居天龙寺。私署顺德大师。次文穆王钱氏创龙册寺。请怤居之。吴越禅学自此而兴以天福丁酉岁八月示灭。春秋七十。茶毗于大慈山坞。收拾舍利起塔于龙姥山前。故僧主汇征撰塔铭。今舍利院弟子主之香火相缀焉。
上篇:慧棱(后唐福州长庆院)[《宋高僧传》卷第十三] | 下篇:全付(晋会稽清化院)[《宋高僧传》卷第十三] |
(仪式)送亡者于葬场也。...
中不寂静苦
大盗戒盗僧园果木
十八会
无功用
名声
总别二义安心
住法
威仪路
诸恶者莫作诸善者奉行
内煮
天意树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

憨山大师:八识规矩通说
人人都可以轻松背楞严咒

蕅益大师《八大人觉经略解》
人为物役,就是物的奴隶
广钦老和尚《心要怎么修》

受了菩萨戒,造罪时罪加一等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