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佛的尊称,因佛是具足一切智的人。...【中法】 p0359 品类足论六卷十四页云:中法云何?谓善有漏及无覆无记法。...亦名:恐畏林、寒林、尸陀林 子题:林葬 资持记·释头陀篇:“大畏林,亦名恐畏林、寒林,即尸陀林,在王舍城西北十...(术语)又云无分别心。正体会真如之智也。真如者,离一切之相而不可分别也。故以分别之心者,不能称其体性,以离一...(术语)三假之一。于诸尘和合上假设种种之名。名者华竟虚假而无实体也。...(公案)临济上堂云: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常从汝等诸人面门出入,未证据者看看。时有僧出问:如何是无位真人?师...阿难陀言。云何智者于蕴善巧?佛言。智者于五蕴。如实知见。是蕴善巧。谓如实知见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香象侍母处】 p0872 西域记九卷一页云:菩提树东、渡尼连禅那河、大林中有窣堵波。其北有池。香象侍母处也。...【德处义处】 p1332 无性释五卷十四页云:或由德处或由义处者:谓由德意趣,由义意趣。已得在己,圆满饶益;故名为...一、退法罗汉,即一旦得罗汉果,遇些恶缘,便退失所得的人; 二、思法罗汉,即惧怕会退失所得之证果,便想方设...(名数)法华经所说六瑞中雨华瑞,由天雨四种之华。法华经序品曰:佛说此经已,结跏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井陉县信外道门的很多,我讲经的时候,他们的大老师,和弟子们都天天去听。有一天晚上,我和同住的房东先生闲谈,他...问: 请教师父,在谈生意的过程当中,会谈及成本和利润等问题。我们不可能把这个成本和盘托出,因为谈生意是很现实...世界上有很多人,虽然天生禀赋聪明,可是心性无知蒙蔽。从来没想到父母对我们有多大恩德,不知恭敬孝顺、忤逆不道。...
我曾经看过一位患者,她为我上了一课,不但是有关戒律的一课,也是启示习惯影响我们往生的一课。她是一位五、六十岁...第一章 讲述的微诚 地藏经在我国流行之盛,其情形可与金刚、弥陀、法华三经相提并论。所以在近代中国讲经法师丛里...
后面这几个动作,我们说明一下,蕅益大师说是表法的。主要有三个动作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个, 即从座起。 一般我们...佛在鹿野苑三转法--轮,为五比丘说法,讲的是四谛法苦、集、灭、道。四中真谛中,第一真谛就是苦谛。 我们来到人世...
你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试着心中不要讲话,你发觉你的心马上沉淀下来,这叫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因为我们的妄想活...
道膺(唐洪州云居山)[《宋高僧传》卷第十二]
【历代名僧辞典】
释道膺。姓王氏。蓟门玉田人也。生而特异神彩朗然。处于重丱崆峒禀气。宿心拔俗。争离火宅之门。拭目寻师。遂摄锻金之子。师授经法诵彻复求。年偶蹉跎二十五方于范阳延寿寺受具足戒。乃令习声闻律仪。膺叹曰。大丈夫可为桎梏所拘邪。由是拥线衲振锡环。萃翠微山问道。三载宴居。忽睹二使者。冠服颇异。勉膺曰。胡弗南方参知识邪。未几有僧自豫章至。盛称洞上禅师言要。膺感动神机遂专造焉。如是洞上垂接复能领会。曾问曰。我闻思大禅师向倭国为王。虚耶实耶。对曰。若是思师佛亦不作。况国王乎。自尔洞上印许。初住三峰。后就云居提唱。时唐之季钟氏。据有洪井倾委信诚。每一延请入州。则预洁甘子堂以礼之。乃表于昭宗。赐紫袈裟一副并师号焉。都不留意。所化之徒寒暑相交。不下一千余众。牛头香树围繞者皆是栴檀。金翅鸟王轩翔者不齐尺鷃。四方馈供千里风从。如荆南帅成汭。遣赍檀施。动盈钜万。以天复元年辛酉秋示疾。至明年正月三日而化焉。豫章南平王钟氏供其丧葬。时诸道禅子各。依乡土所尚者。随灵龛到处列花树帐幔粉面之馔。谓之卓祭。一期凶礼之盛勿过于时也猗欤。膺出世度人满足三十年。遗爱可知也。
上篇:庆诸(洪諲,令达)(唐长沙石霜山)[《宋高僧传》卷第十二] | 下篇:有缘(唐缙云连云院)[《宋高僧传》卷第十二] |
(术语)谬于事理云迷,不明事理云惑。唐华严经五曰:观佛神通境界无迷惑。法华经方便品曰:无智者错乱,迷惑不受教...
一切智人
中法
大畏林
无分别智
名假
临济真人
智者于蕴善巧
香象侍母处
德处义处
六种罗汉
四种天华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出家人是世界的大轴
如何处理学佛与做生意之间的冲突
母亲的十大恩德

习惯在临终时的影响
竺摩老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为什么这三个动作值得我们注意
断恶修善就能趋吉避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