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苏利耶】 或苏梨耶,或修利。此云日神。日者,说文云实也,太阳之精。起世经云:日天宫殿,纵广正等五十一由...【四禅】 又作四禅定、四静虑。指用以治惑、生诸功德的四种根本禅定。亦即指色界中的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指法会仪式时,立于行列之首,领导大众行事者。又立于法会仪式导师之前,做接待招呼工作之僧,亦称先导师。 p2190...亦名:净法制意、净果菜法制意 资持记释云:“净法中,制意有三,初四分了论二意:一、是遮讥,二、为异俗。次引十...(故事)药山久不升座,院主白云大众久思示诲,请和尚为众说法。山使打钟。众方集。山升座良久,便下座归方丈。院主...(术语)Bhadra Kalpa,译曰贤劫。见颰陀劫条。...【违诤】 p1255 瑜伽九十六卷八页云:意很、名违;言很、名诤。...(术语)随缘真如随无明之染缘而生九界之妄法也。...亦名:受迦絺那衣人 子题:安居竟四边僧坊共结一界受迦絺那衣 行事钞·自恣宗要篇:“四分云,不在僧前受谓与欲人;...(杂语)佛说华严经,依旧译六十卷经,则为七处八会,依新译八十卷经则为七处九会也。...人欲作忏悔时,应当具有的七种心情。 一、生大忏悔心,我与释迦如来同为凡夫,今世尊成道,已经无数劫,而我还...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为说法。时舍利弗、大目乾连,前诣佛所,五体投地,礼佛足已,...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问: 昔有某居士问,皈依佛不堕地狱,捨身后不堕耶,抑永劫不堕耶。并问近来上海等地皈依者,半属操业不规青楼之女...
我们看到一些同修,如果生活当中碰到一些挫折了,或者忽然检查得了一个重病癌症了。这时候他想到,哎呀!我要赶紧念...为了保障未来的安全幸福,我们不能没有储蓄的习惯。凡是懂得储蓄的人,便会考虑哪一家银行的哪一种办法,才是信用最...有个信众来问我,他说:佛难道一切都知道吗?三千年前的佛会知道现在的电脑吗? 我说:如果佛连现在的电脑都不知道...
明浚。俗姓孙,齐人(今山东一带)。平日以诵《金刚经》为功课。唐高宗永徽元年(650)二月十二日夜晚,突然暴毙,...
【五者,虽具男形,六根无缺,五欲缠染,出家甚难,今得割爱出家修道,披着佛衣,受佛净戒】 我们在这个世间虽然六...问: 既然心作心是,念佛成佛,念菩萨成菩萨,都在一念之间,那又何必发愿与回向呢?弟子虽然经常念佛菩萨圣号,但...
真正要把这个暇满的人生,闲旷的心胸,去修行一个生命真实的目标,那么休闲就会变成修行。所以我们看看,我们作为佛...
齐安(唐杭州盐官海昌院)[《宋高僧传》卷第十一]
【历代名僧辞典】
释齐安。俗姓李。实唐帝系之英。先人播越。故生于海门郡焉。深避世荣终秘氏族。安在胎母梦日兆详。既诞而神光下烛。数岁有异僧款门。召见摩顶曰。凤穴振仪龙宫藏宝。绍终之业其在斯乎。及臻丱角亟请出家。父母诃止。安曰。禄利之养止于亲尔。冥报之利不其远邪。珪组之荣止于家尔。济拔之益不其广邪。二亲感其言而顺从。遂依本郡云琮禅师。虽勒劳谦默和光同尘。而萤月殊晖鸡鹤异态。年满登具乃诣南岳智严律师。外检律仪内照实相。后闻南康龚公山大寂禅师随化度人慈缘幽感。裹足振锡一日造焉。大寂欣其相依论持不倦。及其蜕去。安尽力送终。元和末安春秋已逾七十。而游越之萧山法乐寺。以其古制垣屋靡完。补坏扶倾不克宴坐。时海昌有法昕者。缁林翘楚。于放生池壖废地。肇葺禅居焉。昕谦而不自有。延请安主之。四海参学者麝至焉。道化之盛翕然推伏。安不言寒暑不下堂庑。无流眄无倾听。如此者盖有年矣。而又挺身魁岸相好庄严。眉毫绀垂颅骨圆耸。望之者如仰嵩华而揖沧溟。曾无测其高深也。以会昌二年壬戌十二月二十二日。泊然宴坐俄尔示灭。先时竹柏尽死。至是精彩益振。爰有清响叩户祥光满室。如环佩之锵鸣。若剑戟之交射。瑞相尤繁事形别录。又安悬知宣宗皇帝隐曜缁行将来法会。预诫知事曰。当有异人至此。禁杂言止横事。恐累佛法。明日行脚僧数人参礼。安默识帝。遂令维那高位安置。礼殊他等。安每接谈话益知贵气。乃曰。贫道谬为海众围绕患斋不供。就上座边求一供疏。帝为操翰摅辞。安览惊悚。知供养。僧赍去。所护丰厚殆与常度不同。乃语帝曰。时至矣无滞泥蟠。嘱以佛法后事而去。帝本宪宗第四子穆宗异母弟也。武宗恒惮忌之。沈之于宫厕。宦者仇公武。潜施拯护。俾髡发为僧纵之而逸。周游天下险阻备尝。因缘出授江陵少尹。实恶其在朝耳。武宗崩。左神策军中尉杨公讽宰臣百官。迎而立之。闻安已终怆悼久之敕谥大师曰悟空。乃以御诗追悼。后右貂卢简求为建塔焉。
上篇:崇演(唐扬州慧照寺)[《宋高僧传》卷第十一] | 下篇:恒政(唐京师圣寿寺)[《宋高僧传》卷第十一] |
多罗,梵名 Tārā,西藏名 Sgrol-ma(救度母之意)。又作多利菩萨、多唎菩萨、多[口*隶]菩萨。意译作眼、妙目精、...
苏利耶
四禅
先导师
净生种法制意
药山升座
波陀劫
违诤
真如随缘
迦絺那衣受衣人
九会说
七种忏悔心
【大藏经】佛说月光菩萨经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屠夫、妓女皈依佛后就能不堕地狱吗

净土易往而无人,病根在于缺乏厌离心
圣严法师:布施的人有福
三千年前的佛会知道现在的电脑吗

诵《金刚经》十万遍往生净土

出家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念佛不回向和发愿,是否可以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