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教是教法,行是修行,证是证果。依佛的教法而修行,依修行就能证悟圣果。...(术语)功者福利之功能,此功能为善行之德,故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有所得,故曰功德。大乘义章九曰:言功德,...此诸烦恼,亦名随烦恼,以皆随心为恼乱事故。复有此余异诸烦恼,染污心所。行蕴所摄,随烦恼起,故亦名随烦恼。不名...【舍磨奢那】 此云冢。西域僧死,埋骨地下,上累砖石,似[(宰-幸)/卒]堵波,但形卑小。...【远近二种增上缘】 p1258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一页云:此增上缘、复有二种:一、远,二、近。复言:世尊!此增上...【净土非有非无非有漏非无漏等】 p1005 佛地经论一卷九页云:若尔;净土非三界摄;便是无漏。若是无漏有为所摄;卽...(异类)Bhandhiasura,又作跋墀,跋稚,跋移,末利,婆梨。阿修罗王名。列次于法华经序品。法华文句二曰:婆稚者,...宋代临济宗大慧派僧。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俗姓潘。号淮海。十九岁剃染受具足戒,嗣径山浙翁如琰之法。浙翁示...乃七重行道树,为极乐世界之宝树。阿弥陀经(大一二·三四六下):“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复次,生灭因缘者,所谓众生依心意意识转故。此义云何?以依阿梨耶识,说有无明,不觉而起,能见能现,能取境界,起...【无贪心所】 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善心所之一。对于财色名利无贪著之心曰无贪。《成唯识论》曰:‘云何无贪,于有有具...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
若如大火能烧尽一切执著,不仅对有为法不应起执著,对无为法亦不应执著,金屑虽贵,落眼成翳,在讲般若中没有一点儿...《起世因本经》中说,地球上的人是从光音天下来的。光音天是初禅天。光音天的人就是在空劫(成、住、坏、空)快到成...
下品三生,是遇到恶法、恶缘的凡夫。他为什么会造恶?首先他的知见就有问题,造恶的人一般都不信因果,不信轮回,人...
普陀山有三大寺,我们现在第二大寺法雨寺的山门口,前面的就是普济寺,山上的就是慧济寺,又俗称佛顶山。这三个寺院...光滑的墙壁上,一只蚂蚁在艰难地往上爬。爬到一大半。忽然滚落下来,这是它的第七次失败。然而过了一会儿,它又沿着...一个养花人每天给花园里的花花草草浇水,每一次他都给向日葵浇两勺水,而只给向日葵旁边的小草浇半勺水。小草心里愤...
今之参禅不灵验者,第一无古人真实志气,第二不把生死无常当作一件大事,第三拌舍积劫以来的积习不下,又不具久远不...我们接触到的人可以分为:富贵者、贫苦者、初交者、久交者、年长者、年少者、正直者、势利者、仁厚者、刻薄者、豪气...
慧空(元观)(唐陕州回銮寺)[《宋高僧传》卷第九]
【历代名僧辞典】
释慧空。姓崔。江陵人也。家世儒雅奕叶缨緌。父任陕服灵宝县。空丁艰天属。坚请入空门庸报乳哺重恩。乃投回銮寺恒超下。授受经业三载诵通。及格蒙度听习敏利。因入嵩少遇寂师禅会。豁如开悟。乃回三峰于仙掌间。有道流绸缪论道。薄暮方散非止一过州帅元公。颇知归向召之。多以疾辞。或至必登元席。代宗皇帝闻其有道。下诏俾居京师广福寺。朝廷公卿罔不倾信。后终于寺。春秋七十八。大历八年癸丑九月四日。全身坚固而迁塔焉。次南岳东台释元观。姓袁氏。长安人也。父为河中府掾。母兄为沙门甚敦道化。见观幼龄聪慧风标秀举有成人之度。因劝其出家。乃投兴善寺。诵经通利。五年得度。乃于律部俱舍二本涣然条理。后出游方登诸禅会。明悟真性如醒宿酲。遂趋衡山于东台而止。其道弥昌冥有所感。恒得神人密送供施。随其众寡不闻有阙。忽一日神现形再拜曰。我是此山檀越。常送薄供者。我身是也。观问汝何业所致。曰我前身曾称知识。体悟匪全妄受信施。坐此为神。偶师居此。我曹馈粮粗副私愿。今二十年已足。得遂超度。故来决别也。观化缘斯极。嘱累禅徒而终。春秋七十九。太和四年十月二日迁塔焉。
上篇:道树(唐寿春三峰山)[《宋高僧传》卷第九] | 下篇:崇珪(全植)(唐洛京龙兴寺)[《宋高僧传》卷第九] |
【诸欲粗理】 p1346 瑜伽三十三卷四页云:云何寻思诸欲麁理?谓正寻思,如是诸欲,由大资粮,由大追求,由大劬劳,...
教行证
功德
十六随烦恼
舍磨奢那
远近二种增上缘
净土非有非无非有漏非无漏等
婆稚阿修罗
原肇
七重行树
意五种
无贪心所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远离颠倒梦想」中的四种颠倒
大安法师:人从哪里来

临命终时剧烈的痛苦,把净业种子激活了

普陀山的和尚说普陀山的事儿--谁是高僧
蚂蚁的哲学
你不必羡慕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