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天名)一作坚牢地神,坚牢地祇,坚牢地天。大地神女之名。其解为地之坚牢与神之不坏也。欲求资财珍宝伏藏,及神通...(术语)梵字之摩多与体文各别,未成全字,谓之半字,摩多体文相合而完成全字,谓之满字。涅槃经以此半满二字譬小乘...(人名)聚落主名。译曰求得。南山戒疏二上曰:须提那者,多云聚落主名也。此云求得。其子耶舍,此翻为明,如僧祇释...亦名:亡人物重单嘱授、亡僧物重单嘱授、亡五众物重单嘱授 子题:嘱与众多人最后人得、授与众多人在前者得 行事钞·...谓真如的体性,毕竟平等,无有变易。...五阴能毒害众生的佛性,故喻之为魔。...【十五部结】 p0116 大毗婆沙论六十四卷十七页云:有十五部结。谓三界各有五。卽见苦所断结,乃至修所断结。如彼卷...亦名:多人说法释名 子题:行筹五德具八法、三种行筹法、行筹法具三种、筹有二别、完筹、破筹 行宗记·释七灭诤法:...【无现观】 p1051 瑜伽八十四卷二十页云:无现观者:于如实证,不由他缘。...【眼处及耳等处】 p1000 法蕴足论九卷六页云:云何眼处?谓如眼根、应说其相,如是耳鼻舌身意处,如应当知。...全一卷。六、七世纪间南印度之法称著。又作因一滴论。因明七论之一。书中阐述建立因(理由)之规则。有律天等之广注...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佛说疗痔病经...
很多道友出家受戒或住几年佛学院之后,经常生起这么个问号:怎么样修行? 大家都听过经,每部经都有修行的方法,只...佛陀说:“我们要改变自己,有能力才去改变别人。”儒家也说:“吾日三省吾身。”先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
在大乘佛法的内涵当中,讲到宇宙间有两种力量是特别的殊胜广大:一个是我们内在心灵的力量,一个是外在佛陀的力量。...问: 您能否从佛教的角度对我们年轻人就如何净化心灵,克制物欲、私欲,排解各类烦恼,提出几点建议? 大安法师答:...
清信士即对佛法有清净信心的男子,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男居士。这里虽然说清信士法,但对学佛的女子而言,也是同样...诸苦所因,贪欲为本;若灭贪欲,无所依止。-- 《法华经卷二.譬喻品》 此偈是说,各种痛苦烦恼的根源是贪欲,如果把...
为什么要以财物济施贫穷呢?就是说,人在修行中必须得有福德资粮。第一个是要有勇猛心;第二个,你得有福德。 比如...
从人之常情来讲,儿子做裁缝,一定要做几件最好的衣服孝敬父母。儿子做医生,一定会有最好的治疗方案和最好的养生方...
义寂(宋天台山螺溪传教院)[《宋高僧传》卷第七]
【历代名僧辞典】
释义寂。字常照。姓胡氏。温州永嘉人也。母妊娠公白不喜荤血。生乃首蒙紫帽而诞焉。幼启二亲坚求去俗。旋入开元伽蓝。师授法华经期月而彻。寺之耆老称叹希有。受具已往会稽学南山钞。既通律义。乃造天台山研寻止观。其所易解犹河南一遍照也。先是智者教迹远则安史兵残。近则会昌焚毁。零编断简本折枝摧。传者何凭。端正甚学。寂思鸠集也。适金华古藏中得净名疏而已。后款告韶禅师。嘱人泛舟于日本国购获仅足。由是博闻多识。微寂此宗学者几握半珠为家宝欤。遂于佛陇道场国清寺相继讲训。今许王钱氏在两浙日。累请开演。私署净光大师并紫方袍。辞让不却受而不称。及兴螺溪道场。四方学侣雾拥云屯。太平兴国五年朝廷条贯缁伍经业。寂从山入州治寺。寺东楼安置。楼近大山。夜梦剎柱陷没于地。意颇恶之。自徙于西偏僧房。其夜春雨甚山崩楼圮。人咸谓寂先见同修报得之眼焉。因受黄岩邑人请。乘舟泛江放生讲流水长者品。至海门灵石。是智者冬居道场也。劝人修寺塑像。入缘者繁沓。今上遣高品卫绍钦入山重建寿昌寺也。诸官同命受菩萨戒。雍熙初永安县请于光明寺受戒。古殿像隳腹中获发愿辞。即唐咸通六年沙门希皎施戒。劝七乡人装塑尊像。愿舍报为男子。童真出家常布褐传法利乐众生云。观者皆意寂之前身也。四年临海缙云永康东阳诸邑请其施戒。九月寂至自太末。十月寝疾本院方丈。十一月四日嘱诫门人不许哭泣。祭奠应缘俗礼者非吾弟子也。即窆于方丈树小塔焉。享年六十九。法腊五十矣。四方传法弟子见星而舍者数百人。寂平素讲法华经并玄义共二十许座。光明净名梵网等经。止观金[镙-纟+廾]等论。法界还源等观禅源诠永嘉集各数遍。所着止观义例法华十妙不二门科节数卷。自智者捐世。六代传法湛然师之后。二百余龄寂受遗寄。最克负荷。其如炎蒸讲贯而无汗之沾洽。曾不久听而胜解佛乘。每一谈扬则摐金玉应召羽商和。彼九旬说妙相去几何。又尝寓四明育王寺。梦登国清寺。上方有宝庄严幢座。题曰文殊台。设枑梐阑隔。求入无由。俄睹观音菩萨从堂徐出以手攘却行马低迂相接。斯须觉已与观音身泯合不分。因而惊寤。自是之来乐说无尽矣。或曰。入普门智乘利物悲。上合佛觉证无上故。下合众生凡同体故。开则群灵混成一法。得是心者非观音而谁欤。是以讲谈也。施戒也。自瓯越之乡迨三天子障。民多咈戾俗尚畋猎受寂之训也咸食椹革音。说法之功所谓善建。由是堂室间可见者。曰澄彧。曰宝翔。曰义通。及乎台之民庶曾受戒法迎真相。来州治开元寺祭飨。皆缟素哀泣。天为之变惨。其慈摄之所感。知州郑公元龟为诗悲悼焉。
上篇:晤恩(宋杭州慈光院)[《宋高僧传》卷第七] | 下篇:弘忍(唐蕲州东山)[《宋高僧传》卷第八] |
指与现前一刹那之念相应之定慧,或与真理契合之谓。达此境界,则物亡境灭,了了彻达其灵知之本性。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坚牢
满字
须提那
亡物重单嘱授
不变真如
阴魔
十五部结
多人语释名
无现观
眼处及耳等处
因滴论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地藏经》教导我们修行的方法
慧律法师《改变自己》

感应道交的先决条件
年轻人如何净化心灵的几点建议

男众入寺应注意的事项
圣严法师:贪欲是一切痛苦的原因

三种布施为修道积攒福德资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