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名数)一、我执,又名人执,以五蕴假和合而有见闻觉知之作用,固执此中有常一主宰之人我者。一切之烦恼障从此我执...大三灾坏劫之相,谓能坏初二三禅,递次增上,至三禅止。 一、坏初禅 一大劫尽,有一火灾,坏至初禅。 二、...(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三愿。...(一)谓自涅槃界复活。依实大乘教之意,二乘之人虽已入于无余涅槃界,而余业未尽,则经若干劫数,还生心身,发大乘菩...(杂语)梵曰阿乞史啰Akṣara,又云阿刹罗。见梵语杂名。...梵语 sajyamagatāni。僧炎,逆守之义;伽陀尼,令不生之义。若预先守护未犯之罪而不使生起,称为菩萨僧炎伽陀尼。...指唯识家。在唯识教理中,对于心之认识作用立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等四分,其代表者,有唯识十大论师中之护...即以名诠显事物之自性。俱舍论、成唯识论等,以之为心不相应行法之一,并立名身、句身、文身三者。名(梵 nāman)...指生死、涅槃二者相即不二。生死,乃迷界之苦果;涅槃,乃悟界之证果。常与“烦恼即菩提”一语连用。系直指大乘佛教...(术语)谓诸大乘经也。方等为大乘经方正之通名。言其所说之理方正平等也。观无量寿经曰:读诵大乘方等经典。...形容佛法之微妙幽玄。盖佛法道理之微妙幽玄乃独立无倚而无任何其他可堪比对之绝待关系。碧岩录第十六则(大四八·一...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金光明最胜王经...
出家人是佛陀的亲近追随者,是如来伟大家业的继承者,是一切世间的无上福田,因此决定了他们具有广大的功德,地位至...
复有三乘,须历色心等世出世法,一一会归摩诃衍道,佛即为说般若。故云:从初得道,乃至泥洹,于其中间,常说般若,...
没有得念佛三昧的众生,带业往生的众生,他临终感应道交,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临终现前佛光注照,佛光注照...问: 近来有一助念团很有影响,据说很多生前不信佛或者横死的人经过其助念,也能额头发热。请问,这能不能证明亡者...位老人坐在路边,走来一个年轻人,他问老人说:老头,这里的人们怎样,我想搬到这里来住。老人没有抬头,只是问他:...
【原文】 人当临终,唯同声念佛为有益。若识心未去,沐浴举哀等,大有所妨。是以修净业人,须于平日,与眷属说其所...
禅修,重在这个修字。修有两个方面,一是行为上的修,一是心理上的修。如果只修改行为,却不调整心理,实际上是修外...
学道别无实法,变化气质,克除习气而已。气质变,品格不期超而自超。习气除,佛法不求透而自透。金以炼而精,镜以磨...
智通(唐京师总持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历代名僧辞典】
释智通。姓赵氏。本陕州安邑人也。隋大业中出家受具。后隶名总持寺。律行精明经论该博。自幼挺秀。即有游方之志。因往洛京翻经馆。学梵书并语。晓然明解。属贞观中有北天竺僧。赍到千臂千眼经梵本。太宗敕搜天下僧中学解者。充翻经馆缀文笔受证义等。通应其选与梵僧对。译成二卷。天皇永徽四年复于本寺出千啭陀罗尼观世音菩萨咒一卷观自在菩萨随心咒一卷清净观世音菩萨陀罗尼一卷。共四部五卷。通善其梵字复究华言。敌对相翻时皆推伏。又云行瑜伽秘密教大有感通。后不知所终。
上篇:寂友(周洛京)[《宋高僧传》卷第二] | 下篇:智严(唐京师奉恩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
【见集所断法】 p0641 品类足论七卷八页云:见集所断法云何?谓若法,随信随法行集现观边忍所断。此复云何?谓...
二执
大三灾坏劫相
寿命无量愿
还生
字
僧炎伽陀尼
四分家
名诠自性
生死即涅槃
大乘方等经典
妙玄独脚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切莫毁谤出家人,龙天护法定不饶

不知道空性,则不可能了解心性

极乐净土去此不远
助念得力是不是就能百分之百往生
心态着决定我们的生活

人当临终,唯此事为之有益

只有打破一切成见 才有可能见性成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