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名数)行住坐卧四种之作法也。...【耶输陀罗】 此云华色,亦云名闻。悉达次妃,天人知识,出家为尼众之主。...【不增不减真如】 修唯识行,第四修习位的十真如之一。这是第八地断作加行障所证,此真如断染不减,得净不增,故名...全一卷。宋代王重阳(1112~1170)撰。收于道藏第七八九册。本书系叙论全真教开祖王重阳立教开宗之根本精神。全书分...亦名:施食法 资持记释云:“五分,乞狗、乞乌、减乞,三乞字并去呼。分外,谓多受而施。四分,人,即乞人等;非人...(术语)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古德云:转得山河归自己,转得自己归山河。又云:老僧转得十二时,汝诸人被十二...【福水】 p1282 西域记四卷十一页云:窣禄勤那国大城东南、阎牟那河西大伽蓝东门外、有窣堵波。无懮王子之所建也。...(流派)中论所说八计外道之一。...亦名:布萨时节、三日说戒、说戒日通三 子题:不得晨起布萨、布萨日通含三日、说戒克取十五日为定、净心说戒、三日...(术语)八万四千之法门也。...以一个月亮的月体月光月影,来比喻佛的三身。宝王论说:法身如月体,报身如月光,应身如月影。...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 尔...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在某个寺庙里有一位年老的和尚,出家已经很久了。但是因为天资笨拙,口才也不好,讲经说法更是轮不到他,也没什么信...
光无状,自光绪七年离家,至今已五十年,依然故我。业障未消,道业未成,无面目以回本乡。虽前承陈柏生,刘雪亚二督...
一、学习佛法以增进道德 增进道德是佛教的戒学。戒就是止恶行善,它包括两个方面:好的事情去做--行善;不好的事情...问: 心中常有不良的念头生起,是否有罪?该如何伏住?我的淫念很多,不自觉就生起,有什么办法对治? 大安法师答:...
放生本身是件好事,这其中不仅包含着对友情生命的尊重,更是每一位佛弟子慈悲心的体现。古往今来,很多祖师大德都称...
先念 南无阿弥陀佛十句。 手持供水及米粒,至出食台前。 念云: 以此供水及米粒,施与一切神鬼等众。惟愿是诸神鬼等...
这时,大慧大士又问佛说:为什么学大乘菩萨道的人不吃酒肉和葱韭蒜等等?希望佛再告诉我们这些问题,及其中的罪福作...现代社会,以其节奏快,信息大,时间紧,事情多为特征。大家成天穿梭于钢筋水泥的丛林当中,人欲汹汹,钱欲滚滚,在...
善权(隋西京日严道场)[《续高僧传》卷三十]
【历代名僧辞典】
释善权。杨都人。住宝田寺。听采成论。深有义能。欻尔回思乐体人物。随言联贯若珠璧也。众以学工将立。不愿弘之。而权发悟时机。为功不少。适诣。为得。遂从其务。然海内包括言辩之最。无出江南。至于铨品时事机断不思。莫有高者。晚以才术之举炀帝所知。召入京师住日严寺。献后既崩下令行道。英声大德五十许人。皆号智囊同集宫内。六时树业令必亲临。权与立身分番礼导。既绝文墨惟存心计。四十九夜总委二僧。将三百度言无再述。身则声调陵人。权则机神骇众。或三言为句。便尽一时。七五为章其例亦尔。炀帝与学士柳顾言诸葛颖等语曰。法师谈写乍可相从。导达鼓言奇能切对。甚可讶也。颖曰。天授英辩世罕高者。时有窃诵其言写为卷轴。以问于权。权曰。唱导之设。务在知机。诵言行事自贻打棒。杂藏明诫何能辄传。宜速焚之勿漏人口。故权之导文不存纸墨。每读碑志多疏丽词。傍有观者。若梦游海。及登席列用牵引啭之。人谓拔情实惟巧附也。大业初年。终日严寺。时年五十三矣。门人法纲。传师导法。汪汪任放谲诡多奇。言虽不繁写情都尽。萧仆射昆李。时号学宗。常营福祀。登临莫逮。每有檀会必遣邀迎。然其令响始飞飒焉早逝。释门掩扇道俗咸惋。
上篇:立身(隋东都慧日道场)[《续高僧传》卷三十] | 下篇:智果(隋东都慧日道场)[《续高僧传》卷三十] |
(1149~1241)南宋僧。四明定海(浙江镇海)人,俗姓方。名善月。号柏庭。幼习六经,博览强记,十二岁通晓春秋大义...
四威仪
耶输陀罗
不增不减真如
立教十五论
比丘施食法
转物
福水
冥初外道
说戒时节
八万法门
一月三身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鱼贩与老和尚的故事

纵能名满天下,还能以此了生死否

佛法的大意
如何对治内心不好的念头

【推荐】放生与放死的尴尬

弘一大师:简易施食仪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