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杂名)又作羯利沙钵那,羯利沙钵拏,迦利沙般拏,迦利沙婆拏,罽利沙盘,迦利沙钵拏等。钱量名。译曰贝齿。四百钱...(饮食)佛在迦尸国竹园,与诸比丘安居时,居士等作种种之粥施佛与僧。故有八种之名:一酥粥。以牛马等之酥,和米粟...亦名:篇义 子题:三均、名均、体均、究竟均、篇聚七五用分均杂 戒本疏·正果五篇:“篇义如何?(一,昔解)(一、...(术语)言金刚界九会曼荼罗之第二会也。此会三十七尊,贤劫十六尊,外金刚部三十天,共有七十三尊。皆画其三昧耶形...(术语)五食之一。圣者以愿力资持身,修万行,故称为食。三藏法数二十四曰:愿食,谓修圣道之人,以愿持身,不舍万...【修道依三界身】 p0903 大毗婆沙论二十五卷十七页云:如是修道、依三界身;说一道者,言三界身、修道是一。说...据大般涅槃经后分卷上应尽还源品、大般涅槃经疏卷一载,释尊于拘尸那竭罗城外之熙连河畔将入灭时,其卧床四周有八株...(名数)一邪见,二我见,三常见,四断见,五戒盗见,六果盗见,七疑见。详见三藏法数三十。...即波罗夷罪。为戒律之根本极恶戒。指犯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波罗夷罪之出家人,无分道果,必失其比丘、比丘尼资...日本佛教用语。又称附宗。谓寄寓于他宗之宗旨。即指不独立成一宗,而附属于其他之宗派者。据元亨释书卷二十七诸宗志...福行、罪行、不动行。福行是修行十善等之福业;罪行又名非福行,就是造作十恶等之恶业;不动行是四禅、四空处的禅行...楞严咒注音版...八大人觉经...劝发菩提心文...
慈心就似如意宝,能遍流一切资具海、饮食海、欢乐海、眷属海、受用海、音声海、言辞海、智慧海。安住在慈心中,畅游...
安住真如 这一点最重要了!修行人先求安住,才有资格谈调伏的问题: 真妄不二 【阿难!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幻化相,...
这以下是关键了理观的智慧。前面是讲到原因,就是因缘的善行。所有的因缘,理论上都可以成佛,但是如果你要快速成佛...
我们看下面的九跟十,讲到果地的功德。 九、安忍内外诸障;十、不于似道,而生法爱,是为要意。 安忍,忍辱。我们前...问: 佛教如何看待子女? 理净法师答: 从佛法上讲,子女与父母之间是一种相互的业缘关系,或者是父欠子债,或者是...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告诉我们,修行不是苦的。在《未曾有因缘经》中,释迦牟尼佛曾明确地指出,这个世界的因果原则,是...
有些做弘法利生、劝进行者工作的人,他常有个观念:一天到晚这么忙,都耽误我自己念佛修行了。如果你能建立起自他不...
在中国历史上,堪称完美的成功人士并不多,曾国藩应该算一个。选贤任能,是曾国藩事业成功的一大法宝。曾国藩为政四...
智能(隋京师转轮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六]
【历代名僧辞典】
释智能李氏。怀州河内人。布意远尘束怀律教。收听令誉风被河右。开皇之始。观道渭阴随奉资行。住转轮寺。仁寿置塔。奉敕召送于青州胜福寺中。处约悬峰山参天际。风树交结迥瞰千里。古名岩势之道场也。元魏末时创开此额。初置基日。疏山凿地。入土三尺获古石函。长可八尺深六尺许。表裹平滑殆非人运。所谓至感冥通有祈斯应矣。及下舍利大放光明挺溢山宇。道俗俱见。乃至出没流转。变状匹论。能晚还寺更崇定业。林泉栖托不预僧伦。逃名永逝莫测其终。
上篇:法揩楷(隋京师扬化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六] | 下篇:昙良(隋京师真寂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六] |
毗陀罗,梵名 Vetāda 或 Vetāla。系可杀害人之恶鬼。又作韦陀罗鬼、迷怛罗鬼、鞞陀路婆鬼。意译作厌魅、起尸鬼、...
迦利沙波拏
八种粥
五篇篇义
三昧耶会
愿食
修道依三界身
非枯非荣
七见
断头罪
寓宗
三行
【大藏经】楞严咒注音版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日常生活应如何修慈心

站在本来就没有业障的角度来忏悔业障

为什么拜佛称念佛名,就能够究竟成佛呢

顺境时用精进法,逆境时用忍辱法
佛教如何看待子女
修行不是苦的

法布施以劝修净土为最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