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573~649)唐代僧。河东人。字玄素。九岁学佛,修习法华教义。十五岁从新罗僧玄光学成论。十七岁即于海盐之光兴寺...(物名)佛钵名。五分律十七曰:佛在苏摩国自作钵坯,令窒师烧初成,金钵次成。参照苏摩国钵条。梵Somapātra。...(杂名)梵语曰噜地罗Budhira,见梵语杂名。...总括成住坏空等四劫,称为一大劫;乃一期世界之始末。瑜伽师地论卷二(大三○·二八五下):“又此世间,二十中劫坏...【业杂染清净】 p1220 瑜伽八十九卷十三页云:复次若有阙于十种对治,为业杂染之所染污。若有会遇如是十种;便得清...【四大种】 指构成色法(物质)的四种要素,即地大种、水大种、火大种、风大种。古代印度的哲学家,认为这是构成一...(一)梵名 Kā?yapa(音译迦叶波,略译迦叶)之意译。佛及佛弟子中均有以此为名者。(参阅“迦叶”3969) (二)(171...【三十五种身相】 p0207 瑜伽二十八卷十六页云:略说身相,有三十五。谓内身,外身,根所摄身,非根所摄身,有情数...(寺名)陔余丛考三十四曰:按谈薮记曰:唐天宝间,番寇西安,诏不空三藏诵咒禳之。忽见金甲神人,不空云:此毗沙门...(术语)二法身之一。就三身中之法身而分理智之二,所证之理体为理法身,能证之智慧为智法身。依新译家则理法身者无...证得和合智用差别者,谓证得最极清净法界一味故,于彼能依一切种妙智用一一佛功能等一切佛功能故。...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为说法。时舍利弗、大目乾连,前诣佛所,五体投地,礼佛足已,...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
【地藏,是南阎浮提众生,志性无定,习恶者多。 纵发善心,须臾即退。若遇恶缘,念念增长。】 众生志性无定,这个志...
长假早已悄然结束,短暂的闲暇,似乎打乱了往常的生活规律,当我们再度面对紧张的工作学习时,精神涣散,疲惫焦虑随...
住持,就是摄受的意思。他这一念心能够把心中清净的戒、定、慧摄持不失。因为摄持戒定慧的关系,就能够善巧地超越三...
夫学般若菩萨,起大悲心,发弘誓愿。精修三昧,誓度众生。不为一身,独求解脱。 放舍诸缘,休息万念。身心一如,动...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老子被认为是具有素食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有关老子素食思想的文献并不多,反倒是纪录他哲学思...
我家族从祖辈开始,男众有一种共业,寿命都短。我没有见过爷爷,据奶奶说,爷爷生前从事传统手工印刷刻板工作,为寺...
出家僧人应有三种责任: 一、为僧者,维护僧家形象,如法如律。令未信者信,已信令增长。 二、为僧者的使命要住持佛...
在一座山上有一茅舍,住着一个比丘僧。比丘对佛法真可谓精进持戒,毫不懈息。 从日出到日落,从日落到日出,他足不...
卫元嵩(益州野安寺)[《续高僧传》卷三十五]
【历代名僧辞典】
释卫元嵩。益州成都人。少出家。为亡名法师弟子。聪颖不偶。尝以夜静侍傍曰。世人汹汹贵耳贱目。即知皁白其可得哉。名曰。汝欲名声。若不佯狂。不可得也。嵩心然之。遂佯狂漫走。人逐成群。触物擒咏。周历二十余年。亡名入关移住野安。自制琴声。为天女怨心风弄。亦有传其声者。尝谓兄曰。蜀土狭小不足展怀。欲游上京与国士抗对。兄意如何。兄曰。当今王褒庾信。名振四海。汝何所知。自取折辱。答曰。彼多读书。自为文什。至于天才大略非其分也。兄但听看。即轻尔造关。为无过所。乃着俗服。关中却回。防者执之。嵩诈曰。我是长安于长公家人。欲逃往蜀耳。关家迭送至京。于公曾在蜀。忽得相见。与之交游。贵胜名士靡所不诣。即上废佛法事。自此还俗。周祖纳其言。又与道士张宾密加扇惑。帝信而不猜。便行屏削。嵩又制千字诗。即龙首青烟起。长安一代丘是也。并符谶纬。事后晓之。隋开皇八年。京兆杜祈死。三日而稣。云见阎罗王。问曰。卿父曾作何官。曰臣父在周为司命上士。王曰。若然错追。可速放去。然卿识周武帝不。答曰。曾任左武侯司法。恒在阶陛甚识。王曰。可往看汝武帝去。一吏引至一处。门窗椽瓦并是铁作。于铁窗中见一人极瘦身作铁色着铁枷锁。祈见泣曰。大家。何因苦困乃尔。答曰。我大遭苦困。汝不见耳。今得至此。大是快乐。祈曰。作何罪业受此苦困。答曰。汝不知耶。我以信卫元嵩言毁废佛法。故受此苦。祈曰。大家。何不注引卫元嵩来。帝曰。我寻注之。然曹司处处搜求。乃遍三界。云无不见。若其朝来我暮得脱。何所更论。卿还语世间人。为元嵩作福。早来相救。如其不至解脱无期。祈稣不忘冥事。劝起福助云。
上篇:僧度(益州沙门传)[《续高僧传》卷三十五] | 下篇:尚圆(前梁益州沙门)[《续高僧传》卷三十五] |
(仪式)调音声而讽诵经文也。原为婆罗门之法,佛亦于比丘许之。即梵呗是也。能之者称为经师。梁僧传设经师一科。...
惠旻
苏摩钵
血
一大劫
业杂染清净
四大种
饮光
三十五种身相
天王堂
理法身
证得和合智用差别
【大藏经】佛说月光菩萨经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修行人要远离六种颠倒

如何克服节后综合症

从念头来判断你的来生

百丈怀海坐禅要义
老子的素食思想

念佛消业障出家获新生

出家僧人和在家居士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