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为日本临济宗向岳(岳)寺派之本山。位于山梨县盐山。于康历二年(1380),由武田氏之外护而创立。拔队得胜为开山第...(术语)五停心观与四念处也。法华玄义三曰:五停四念者,有定故言停,有慧故言观,观能翻邪,定能制乱。...【舍利弗】 大论云:有婆罗论义师,名婆陀罗王(云云)。妇生一女,眼似舍利鸟眼,即名此女为舍利(云云)。众...父子、夫妻间之恩爱系缚之深,犹如河海,难渡难测。[大智度论卷一] p4108...(术语)如来正觉之德称。楞严经五曰: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无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生?是名妙莲华金刚...为专司土地之神。正称为福德正神,为道教及民俗所奉之神祇。于古代神话中,称为社神,为管理一小地面之神。后转变为...梵名 Jayosnīsa,西藏名 Rgyal-bahi-gtsug-tor。音译欲邬瑟尼洒。又称胜顶轮王、胜佛顶转轮。为五佛顶之一,八佛...【四人能生梵福】 p0456 俱舍论十八卷十七页云:经说四人能生梵福。一、为供养如来驮都,建窣堵波于未曾处。二、为...(术语)金刚界五部之一。金刚界五大月轮中,北方名羯磨部。为众生垂慈悲成种种事业之部分也。佛为不空成就如来(释...【般若拘罗】 此云智积。净名疏云:观于实相,智慧积聚。...【佉卢虱吒】 隋言驴唇,此乃大仙人名。(虱音瑟)。...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一般人常以为没事做的人,才有空闲做义工。我却说忙人时间最多,正是因为忙,所以才能够来做义工。 就如同一位西方...
学习佛法,应当向善知识学习。过去有一头驴子,它的主人恒使驴子跟在马儿后面,无论饮食、行走,都和马儿一起。若马...小和尚坐在地上哭,满地都是写了字的废。怎么啦?老和尚问。写不好。老和尚捡起几张看:写得不错嘛,为什么要扔掉?...
佛教弟子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利他谓之修福,自利谓之修慧。菩萨发心,勤求无上菩提,菩萨虽知法性空寂,...
《佛藏经》上说,出了家的人,应该一心用功办道,随顺佛陀的教法去修行,不要挂虑衣食资具的来处。只要我们一心向道...
(第一讲) 阿弥陀佛!各位实修群里面的诸位法师慈悲,诸位居士同修,大家晚上吉祥。 今天又是一周的周而复始,轮回...俗话说:祸从口出。说话不得体,常常会伤人又伤己,引起很多麻烦。佛教有所谓的妄语,不论是一般人喜欢听的虚伪奉承...柔软与坚强,两者看起来虽然像是对立的,但却可以同时存在。大部分的人会认为刚硬的东西一定很坚固,其实刚硬的东西...
道英(唐蒲州普济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五]
【历代名僧辞典】
释道英。姓陈氏。蒲州猗氏人也。年十八。叔休律师引令出家。而二亲重之。便为取妇。五年同床誓不相触。素在市贩与人同财。乃使妻执烛。分判文疏。付嘱留累。遂逃而剃落。至并州炬法师下。听花严等经。学成返邑。其妻尚在。开皇十年。方预大度。乃深惟曰。法相可知。心惑须晓。开皇十九年。遂入解县太行山柏梯寺。修行止观。忽然大解。南埵悟人北岭悟法。二空深镜坐处树枝。下映四表。于今见在。因尔营理僧役。以事考心。后在京师住胜光寺。从昙迁禅师听采摄论。讲悟既新众盈五百。多采名教鮮能如理。而英简时问义。惟陈止观。无相思尘。诸要盘节。深会大旨。迁弥重之。语诸属曰。尔虽日考通文义。无择昏明。得其妙者惟道英乎。自尔仪服饮啖未守篇章。颇为时目作达者也听讲之暇常供僧役。有慕道者。从其所为。因事呈理。调伏心行寄以弘法。常云。余冥目坐禅穷寻理性。如有所诣。及开目后还合常识。故于事务游观役心使有熏习。然其常坐开目如线。动逾信宿。初无顿睫。后入禅定稍程异迹。大业九年。尝任直岁。与俗争地。遽斗不息。便语彼云。吾其死矣。忽然倒仆如死之僵。诸俗同评。道人多诈。以针刺甲。虽深不动。气绝色变将欲洪膖。傍有智者令其归命。誓不敢诤。愿还生也。寻言起坐语笑如常。又行龙台泽池侧见鱼之游。乃曰。吾与汝共诤。何者为胜。汝不及我。我可不及汝耶。即脱衣入水。弟子持衣守之。经于六宿。比出。告曰。虽在水中惟弊士坌我耳。又属严冬冰厚雪壮。乃曰。如此平净之处。何得不眠。遂脱衣仰卧经于三宿。乃起而曰。几被火炙杀我。如是随事以法对之。纵任自在诚难偶者。晚还蒲州住普济寺。置庄三所。麻麦粟田。皆在夏县东山深隐之所。不与俗争。用接羇远。故使八方四部其归若林。昼则厉众僧务。躬事担运。难险缘者必先登践。夜则跏坐为说禅观。时或弊其劳者。闻法不觉其疲。一日说起信论。至真实门。奄然不语怪往观之气绝身冷。众知灭想即而任之。经于累宿方从定起。时河东道逊。高世名僧祖习心道。素同学也。初在解县领徒盛讲。及逊舍命。去英百五十里。未及相报。终夕便知告其众曰。逊公已逝。相与送乎。人问其故。答曰。此乃俗事。心转即是。及行中路乃逢告使。其知微通感类皆如此。及终前夕集众告曰。急须收积。明日间多聚人畜损食谷草。众不测其言。英亦自运。催促甚急。至夜都了索水剃洗还本坐处。被以大衣。告曰。人谓余为英禅师。禅师之相不可违世。语门人志褒曰。禅师知英气息可有几耶。褒以事答。自言如是。因说法要。又曰。无常常也。不可自欺。不可空死。令诵华严贤首偈。至临终劝念善处。明相既现奄然申逝。近人以手循从下而冷。即贞观十年九月中也。春秋七十有七。初将终日。众问后事。英曰。佛有明教。但依行之。则无累矣。英何言哉。时感群鸟集房。数盈万计。悲鸣相切。及其终夕。褒公侍侧。见有青衣二童。执花而入。紫气如光从英身出腾焰屋栋。及明雾结周二十里。人物失光。三日方歇。蒲晋一川。化行之所闻哀屯赴如丧重亲。远验英言不有损失。又感僧牛吼叫声彻数里流泪呜咽不食水草经于七日。将欲藏殓。道俗争之。佥曰。英不乐喧哗。但存道业便即庄南(夏禹城东延年陵东。凿土龛之)才下一[镢-(目*目)+賏]地忽大震。人各揽草临卧地惊慑。周十五里皆大动怖。又感白虹两道连龛柩所。白鸟二头翔鸣柩上。至于龛所回旋而逝。详英道开物悟慧解入神。故得灵相氤氲。存亡总萃不负身世。诚斯人乎。
上篇:法顺(唐雍州义善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五] | 下篇:释又德(唐雍州梁山沙门)[《续高僧传》卷二十五] |
(杂语)僧寺中,每饭时击磬以召僧徒,故名饭磬。沈炯诗曰:驯乌逐饭磬。...
向岳寺
五停四念
舍利弗
恩爱河
金刚王宝觉
土地公
胜佛顶
四人能生梵福
羯磨部
般若拘罗
佉卢虱吒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大藏经】梵网经
圣严法师《忙人最适合做义工》

亲近善知识很重要
天地就是禅院

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

修行不必挂碍衣食 真修自有龙天护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