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十八卷十七页云:经说四人能生梵福。一、为供养如来驮都,建窣堵波于未曾处。二、为供养四方僧伽,造寺施园,四事供给。三、佛弟子破已能和。四、于有情普修慈等。如是梵福,其量云何?颂曰:感劫生天等,为一梵福量。论曰:先轨范师,作如是说:随福能感一劫生天,受诸快乐;是一福量。由彼所感受快乐时,同梵辅天一劫寿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佛所得之三昧名。如于大海中印象一切之事物,湛然于佛之智海印现一切之法也。大集经十五曰:譬如阎浮提一切...(杂名)梵语,摩醯首罗宫。大自在天之宫殿也。在色界之顶。外道所祭祀之大自在天住于此。又第十地之菩萨将成佛时。...【所知境六种】 p0741 杂集论十四卷十七页云:所知境者:略有六种。一、迷乱,二、迷乱所依,三、不迷乱所依,...(一)又作无起。谓诸法之实相无生灭。与“无生灭”或“无生无灭”同义。所有存在之诸法无实体,是空,故无生灭变化可...(修法)即五髻文殊法也,五髻就尊形而名,五字就真言字数而名。五字为 (阿) (罗) (跛) (舍) (那)其本经...(经名)一卷,吴支谦译。王舍城之音悦长者,得四种之吉祥,佛往赞叹之,使植福。后得四种之不吉祥,尼犍子往赞叹之...(杂语)Bhaiṣajya,译曰药。寄归传三曰:鞞杀社译之为药,即是陈弃药也。梵语杂名曰:药,毗皱社。...【四种有中染不染义及三界有无】 p0471 俱舍论十卷十二页云:如是缘起烦恼业事,生生相续,不过四有。中、生、本、...指不涉善恶是非等思虑分别,乃超越情识思量之境地。禅宗主张思量不思量底,其方法即称非思量。此系坐禅之极致。景德...(杂名)画犀牛之扇子。公案,盐官有犀牛扇子。...指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归依戒。由此四归法而生佛证净、法证净、僧证净、圣戒证净等四证净(四不坏信)。璎珞本...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一)精通一切知识 摩诃迦叶波,汉译饮光,谓古仙人身光炎涌,能映余光,故名。《法华文句》云:此翻大龟氏,其先...
过去,佛陀在罗阅祇耆阇崛山弘法时,身患风疾,医王祇域为佛开出以三十二种药物调合成的药酥,每天必须服用三十二两...
在职场上,难免遇到因为行事风格不同、立场有异,而有看法的落差。如果缺乏沟通,彼此产生误解、批评,再经过有意无...
菩萨道在心中要产生三种力量──誓愿力、观照力跟行动力,其中这个誓愿力跟观照力,即菩提心跟空正见是菩萨的根本,...
汉译大乘佛经,关于弥勒的记载,是不胜枚举,现仅从他的姓名窥知其思想具有两大特色。 弥勒以修慈心观而闻名的。在...医院病房,住着两位相同的绝症患者,不同的是一个来自乡下农村,一个就生活在医院所在的城市。 生活在医院所在城市...一位朋友谈到了他的遭遇,约在十多年前,他因为信任,借给朋友一千八百万元周转。 这位多年深交的好友是生意人,事...三宝必须具足。这里有二层涵义, 即首先一定是归依佛、法、僧,不能只归依一宝或二宝。所以《萨婆多毗尼毗婆沙》(...
四人能生梵福
【法相辞典】
【四人能生梵福】 p0456
上篇:四众所作羯磨 | 下篇:四无色蕴名名 |
亦名:夺衣戒开缘 含注戒本·三十舍堕法:“不犯者,不瞋恚,言我悔不与汝,还我衣来;彼知心悔,可即还衣;若余人...
海印
大自在宫
所知境六种
无生
五字文殊法
长者音悦经
鞞杀社
四种有中染不染义及三界有无
非思量
犀扇
四归法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西天第一代祖师迦叶尊者

佛与提婆达多过去的因缘

【推荐】要有能接受批评的雅量

菩提心跟空正见是菩萨的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