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经名)十卷,元魏菩提留支译。大萨遮尼犍子,为严炽王说法,遂受记于佛,其所说世出世之法,曲尽其妙,文义亦通畅...二罪之一。为“遮罪”之对称。指自性之罪过。又作自性罪、性重、实罪。谓不论处于何种环境,若犯杀生、偷盗、邪淫、...能教导众生远离恶法和修行善法的人。...(人名)Kapphiṇa,又作劫庀那,劫譬那,劫比拏。译曰房宿。憍萨罗国人。世尊之弟子。能知星宿。众僧中第一。...灭以灭无为义。结业既尽,则无生死之患累,故名为灭。灭前苦集,显偏真理。因灭会真,灭非真谛。...凡八卷。日本华严宗学僧凤潭(1654~1738)着。又作因明入正理论疏瑞源记。为慈恩大师窥基所著“因明大疏”之集注,...(术语)神为精神,闇为痴闇。谓不信之人也。无量寿经下曰:身愚神闇嘉祥疏曰:心不信故曰神闇。...(物名)捧于手以桴鸣之者。日本禅林名之曰铃。...(杂语)智慧与辩才也。心能照理曰智,智发于说曰辩。辩乃智之德也。无量寿经上曰:智慧辩才。...亦名:驱出聚落戒缘起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舍卫,跋难陀与比丘[斗@斫],结恨在心,便将至城中无食处,知至...(流派)Ārya-mahāsaṃghika-nikāya,译曰圣大众部。小乘分派之名。见寄归传一。...雨宝陀罗尼...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 有通人...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
曾经有一位商人,从出生地北天竺来到南天竺作买卖。停留在南方的时日愈来愈久,因缘际会下有人作媒,就在当地娶了一...
一元门票灵岩道场 江苏苏州的木渎古镇,乃清乾隆六下江南必经之地,景色秀丽,人文气息浓厚。 古镇外有座灵岩山,山...
余昔游海门,登妙高峰,入无际三昧,入楞伽室。睹东坡老人代张方平手书《楞伽经》,与佛印禅师留作金山常住。是时举...
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宁不除罪?但不定往生。以悠悠散善,难敌无始积罪故。当知积罪假使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陈进池居士这位淋巴癌蔓延全身的患者,一向是怕痛、怕苦的,不太能忍苦捍劳;当他痛苦时,曾祈求要安乐死,早见阿弥...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心,究竟是什么? 我,从何而来、往何而去? 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我们身为一个修行者,经常会注意自己内心的状态,很快你就知道内心当中,有二种重要的功能:一个是妄想的功能,一个...问: 我们一路念佛就好,为什么要修观? 净界法师答: 我们总有一天会到达死亡。我们绝对不能忽略了烦恼的势力,你...
僧林(梁蜀土潼州沙门)[《续高僧传》卷二十五]
【历代名僧辞典】
释僧林。吴人。深有德素。行能动物。梁大同中。上蜀至潼州。城西北百四十里有豆圌山上有神祠。土民敬之。每往祭谒。林往居之禅默累日。忽有大蟒萦绳床前。举头如揖让者。林为授三归。受已便去。因尔安怗卒无灾异。其山北涪水之阳。素来无猿。自林栖托已来。便有两头依林而住。有初见者云度水来。及后林出山门。猿还洄度。如此非一。年月淹久孚乳产生。乃有数十。有时送林至龙门口。伫望而返。后往赤水岩故寺中。屋宇并摧止有丛林。便即露坐。有虎蹲于林前。低目视林。乃为说法。良久便去。尔后孤游雄悍不避恶狩。常行仁济。感化极多。末卒于潼部。
上篇:植相(梁蜀土青城山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五] | 下篇:慧简(梁荆州沙门)[《续高僧传》卷二十五] |
计量物体长短之用具。又为长度单位。古代印度对尺之制法不详,但关于长度单位,则有各种规定,如大乘入楞伽经卷一载...
大萨遮尼犍子受记经
性罪
善知识
劫宾那
灭谛
因明论疏瑞源记
神闇
手磬
智辩
驱他出聚戒缘起
阿离耶莫诃僧祇尼迦耶
【大藏经】【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大藏经】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积习难调难伏

一元门票的灵岩道场

万法一幻丛,死生一幻场

散乱称名,皆已成佛

笑着进入七宝池--陈进池居士往生记实
把心找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