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云何论决择?略说有七种,谓义决择、释决择、分别显示决择、等论决择、摄决择、论轨决择、秘密决择。...(譬喻)八正道之船也。同性经上曰:勤行八圣道者,似正疾风吹于船舶。宝积经六十八偈曰:斯诸世间天人众,生死苦恼...乃天台宗之说。即指三道(惑、业、苦)、三识(庵摩罗识、阿梨耶识、阿陀那识)、三佛性(正因、了因、缘因)、三般...【三种正友】 p0182 瑜伽八十九卷三页云:正教授者,谓有三种正友所显。一者、大师。二者、轨范尊重。三者、同梵行...即净土之三种庄严,乃阿弥陀佛于因地为法藏菩萨时,发四十八清净愿心所成就者。出自昙鸾之净土论注,本书下卷总分为...(修法)合行胎藏界与金刚界两部之秘密灌顶法也。见自在金刚集。...【入地三心】 修唯识行,于修道位的十地位,十地各有入、住、出三心。入地未久,称为入心;久住时分,称为住心;久...【二缚】 唯识宗所称的二缚,指的是相缚与粗重缚。一、相缚,所缘的相分拘碍能缘见分的心,使不得自在,不了境相如...【非已生法】 p0713 品类足论六卷九页云:非已生法云何?谓未来法及无为法。...【非圆成实相】 p0715 瑜伽七十八卷二十二页云:善男子!若于此余同类可得相,及譬喩中有一切异类相者;由此因...(植物)或云石榴。然金刚智译之准提陀罗尼经曰:第五手把微惹罗迦果(汉言子满果,此间无,西国有)。金刚智注曰此...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作为一名佛教徒,吃素最正确的动机应该是大乘菩提心。也就是高度尊重生命之心,救护生命的利他之心,大慈大悲之心,...
这个佛号的操作,是在一个什么情况之下操作? 我们在两个情况之下念佛:一个是静中修,一个是历缘对境修。这个静中...在中国大多数家庭由母亲承当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的模式下,这个命题不无道理。需要提醒各位父母的是:家庭教育中父爱...问: 师父,有的人会觉得,时常惦记着死亡太不吉利或者太消极,我们该如何去平衡这个概念呢? 慧广法师答: 说句好...
了知六道众生都对我们有恩德,这是一个全新的观念。所以我们就得要尊重一切众生,要报一切众生的恩,在菩萨眼里,就...
世尊,习恶众生,从纤毫间,便至无量。是诸众生有如此习,临命终时,父母眷属宜为设福,以资前路。或悬幡盖,及燃油...在古老的西藏,有一个叫爱地巴的人,每次生气和人起争执的时候,就以很快的速度跑回家去,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3...
无数劫以前,有一位老婆婆孤苦伶仃,以卖麻油膏为生。 当时有一位比丘,每天到老婆婆那里取麻油膏,为佛陀燃灯,如...
智诜(唐益州龙居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一]
【历代名僧辞典】
释智诜。字慧成。姓徐。本徐州人。炫法师之弟也。少聪敏有志节。在蜀游学务勤律肆。会周陵法。因事入关不果所期。遂隐南岭。终南太白形影相吊。有隋革命光启正法。招贲硕德率先僧首。即于长安敷扬律藏。益州总管蜀王秀。奏请还蜀。王自出迎住法聚寺。道俗归崇。寺设大斋无不来赴。将食捉筋问炫法师曰。此处护净不。答曰。初还未得捡挍。承道不护净乃掷筋而起曰。宁啖屠儿食。此净铜何得啖也。诸僧数千一时都散。其严忌若此。故其在众屏气寂然。性不受施不妄干物。有僧道恢。为人凶险。遥见走避。人曰。卿从来不畏一人。何故畏诜律师耶。答曰。此佛法中王。那得不畏。人曰。以恢公膂力。可敌律师百人耶。答曰。纵敌千人。遥见百脉已沈四支不举。何敌之有乎。后以人请戒禁。行将喧扰。乃辞入龙居山寺。幽栖深阻轨迹不通延出辞疾。意欲登剑阁廓清井络。与诜书令归国化。使略答云。辱使至止并以诚言。披阅循环一言三复。文清渌水理破秋毫。贫道戒行多阙化术无方。宅身荒谷四十余载。狎鱼鸟以樵歌。习禅那思般若。以此卒岁分填沟壑。不谓耆年有幸运属休明。伏惟相王殿下。德隆三古道振百王。公攘臂而归旧里。衣锦而旋本邑。百姓有再生之期。万物起息肩之望。搢绅君子。捧玉帛而来仪。慷慨丈夫。委干戈而伏道。昔长卿返蜀徒擅清文。邓艾前来未能偃武。公华阳甲族未络名家。捧日登朝怀金问道。剑南长幼并俟来苏。岂藉微风自然草靡。当劝诸首领越境参迎。秀得书示军众。先作礼曰。人物争归。律师之力也。以武德元年十月一日平居而逝。年八十矣。
上篇:智保(唐京师胜光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一] | 下篇:智首(唐京师弘福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二] |
【四障能障出家】 p0456 瑜伽六十八卷十三页云:复次有四种障,能障出家。谓意乐障,所依障,业障,不自在障。意乐...
论决择
八道船
十种三法
三种正友
净入愿心
合行秘密灌顶
入地三心
二缚
非已生法
非圆成实相
子满果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经中为我们开示了吃素的三个理由

转念念佛,直到妄想消灭,佛号独存
母亲的一切影响着孩子的未来
时常惦记着死亡是否太消极了

幸毋相忘众生恩

怎样为亲人修福报呢
生气了就绕着房子跑三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