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瑜伽,乃相应之意。真言之法以三密相应为旨,三密相应则可至所期之悉地,故真言之法总称瑜伽。然瑜伽之名,为涉于显...(术语)法性十二名之一。真如之妙理,决定在诸法之中,故名法定。...【大念慧行以为游路】 p0246 佛地经论一卷十七页云:如是净土住处圆满。有何道路,于中往来?大念慧行以为游路。谓...Rongxi 日本佛教临济宗创始人。俗姓贺阳,号明庵。备中国(今冈山县)吉备郡人。幼年从父学佛,14岁在本郡安养...(书名)十卷,明蕅益大师随讲随录以成之。凡遇论文中蹇涩之处,则旁书数字以充畅其义。故阅者较易领会。...【龟藏支】 p1391 瑜伽十九卷七页云:谓如有一,依初静虑,舍三恶寻。所谓欲寻、恚寻、害寻。又能弃舍初静虑地诸善...凡五十七册。日人万亭应贺(1818~1890)作。以妇女为对象而改写有关释尊一生之传记。书中之人名、地名皆沿用本名,...行事钞·头陀行仪篇:“一坐食者,论云,先受食处,更不得食,有十利故。一、无有求第二食疲苦,二、于所受轻少,三...(譬喻)三界六道之生死,为载人运转之车轮,故曰生死轮。智度论五曰:生死轮载人,诸烦恼浩业。大力自在转,无人能...(术语)佛道之气分也。止观十曰:阇证凡龟,盲狗稆吠,自行化他,念无道气。...指天台宗第一祖龙树菩萨、第二祖北齐慧文、第三祖南岳慧思、第四祖天台智顗、第五祖章安灌顶、第六祖法华智威、第七...(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侄(zhi)他(ta) 頞(e)兰(lan)帝(di) 頞(e)蓝(lan)谜(mi) 室(shi...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附梁录 夫修善福臻,为恶祸徵,明理晈然,而信寤者鲜。既共生此...
《旧唐书》上面记载,在唐朝末年,陕西有个金沙河。河里四周都是沙子,河水很清,里面有鱼。有人会捕鱼,那个地方的...问: 许多上班族因每日上班下班,不断重复,一生好象就这样过去,而借着唱卡拉OK或去PUB喝酒来排遣无力感。该如何面...
每个人由于自己所受的教育程度、思想修养以及成长的生活环境不同,对同一个人会有不同的评判标准。他们往往以自己固...
我们都常讲到说,出家为僧,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另外一个形容叫遁入空门,就是要狠下心来,舍去世间的深恩重爱。所...
昔日的舍卫城,是拘萨国的首都。当时有一群乱纪之徒,行事凶恶,不务正业,城人深以为患,充满担忧。这群凶恶之徒,...
准提菩萨的形像有很多种,一般我们常见的形像通常是十八臂的准提菩萨,其实他还有其它的形像,如八臂的准提菩萨,四...有个国王集中全国优秀画家,看谁能画出一幅最宁静的画,悬以重赏。国王从参选画作中找出两幅,决定从中最后选择。 ...
三界热恼,犹如火宅。其忍淹留,甘受长苦。欲免轮回,莫若求佛。若欲求佛,佛即是心。心何远觅,不离身中。色身是假...
慧頵(唐京师崇义寺)[《续高僧传》卷十四]
【历代名僧辞典】
和上讳慧頵。俗姓张氏。清河人也。有晋永嘉。避地居于建业焉。天性通简风神详正。洽闻博达砥砺后贤。昔在志学早经庠塾。业贯儒宗艺能多具。父正见有陈文国英彦所高。自有别集。嘉其欣奉释门。悟其神宇将欲继世其业。故有所志请。并抑夺之和上识真日积情陈切至。若不出家誓当去世。乃恐其毕命。且隶李宗。既处静观权持巾褐。遂授三五秘要符箓真文并算数式易禁劾等法。神慧开明指掌通晓。又旁询庄老三洞三清杨子太玄葛生内诀。莫不镜识根源究寻支派。末乃思其真际崇尚自然。驻采练形。终期羽化。讨寻至理。若响难追。即密诵法华意归佛种。未经时序文言并竟。会陈帝度僧。便预比挍。太建年中便蒙敕度。令住同泰。剃落之后亲亲乃知。既是官许即便称庆。由附缁侣禀听众经。后至前达日增荣唱。隋降陈国北度江都。又止华林栖遑问法。有解法师。成论名匠。因从累载听谈玄义。稽洽先闻更弘神略。以道行成着缁素攸归。开皇末年被召京寺。于时晋王开信盛延大德同至日严。并海内杞梓递互相师。每日讲乘五轮方驾。遂得通观异部遍览众传雠讨旧闻考定新轨。陶津玄奥慧悟弥新。深鉴诃黎漏文小道。乃归宗龙树弘扬大乘。故得中百般若唯识等论。皆饮沐神化披阅文言讲导相仍用为己任。时闲屏退成虑研思。所诵法华通持犹昔并讲文义以为来习。贞悫守正不妄参迎。沙门智首道岳等。并学穷稽古架业重霄。饮德钦风留连信宿。详议法律删定宪章。欢笑而旋寻复造展。武德之始。皇姊桂阳长公主。造崇义寺。久崇戒范。义而居之。世属休明物情望重。律师玄琓道张朝市。行感紫宸气结风云。游从龙象每事邀延。叙言友敬而谦虚成治。时复栖焉。琓深戢机神弥隆致接故。有出罪受戒。常居元席矣。贞观十一年夏末。风疾屡增。召门人曰。形势不久将毕大辞。宜各敦自爱。不宜后悔。恨福业未就。以为虑耳。乃割其冬服并用成之。又曰。若识神自课可有常规。恐脱昏昧。非时索食一无与法后将大渐。时过索粥。答曰。斋时过矣。便默然不言。其临终奉正为如此也。至其年七月二十六日卒于所住。春秋七十有四。葬于高阳原之西。凿穴处之。后又迁南山丰德寺东岩。斫石为龛就铭表德余学年奉侍岁盈二纪慈诰温洽喜怒不形诲以行纲曲示纤密。蒸尝御涉炎凉不倦。初受具后。性爱定门启陈所请。乃曰。戒净定明。道之次矣。宜先学律。持犯照融然后可也。一听律筵。十有余载。因循章句遂欣祖习。贞观初年。拔思关表广流闻见。乃跪陈行意。便累余曰。出家为道。任从观化。必事世善。不可离吾。因而流涕。余勇意闻道。暂往便归。不谓风树易喧逝川难静。往还十载遂隐终天。悲哉。
上篇:道愻(唐蒲州仁寿寺)[《续高僧传》卷十四] | 下篇:道宗(唐同州大兴国寺)[《续高僧传》卷十四] |
亦名:菩萨轻重等持 子题:初心大士同声闻律仪护讥嫌戒性重无别、罗刹乞微尘浮囊菩萨不与、出家菩萨必兼小戒、罗刹...
秘密瑜伽
法定
大念慧行以为游路
荣西(Eisai 1141~1215)
唯识心要
龟藏支
释迦八相倭文库
一坐食十利
生死轮
道气
天台九祖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咒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大藏经】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鱼篮观音的故事
圣严法师:如何面对消沉的人生观

容人与结缘

一代高僧中的典范--弘一大师

比丘尼现身变

准提菩萨形像的象征意义
宁静的真正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