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术语)一个之法身。华严经十三曰:一切诸佛身,惟是一法身。...登上菩萨十地之位。要达到登地,须经一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名数)经体有三:一为声。于佛在世时闻金口之音声而得道,是以声尘为经。二为色。于佛灭后,由经卷纸墨而传持之,...又称方便菩提。就佛三身而言,可分为三种菩提,应化佛菩提为其中之一。谓于应当示现化导之处所,随即示现。如释尊出...(1275~1351)日本临济宗僧。伊势人,俗姓源。字梦窗。为宇多天皇后裔。九岁,投平盐山寺空阿之室,学内外典籍。正...谓出恩爱之家而进入菩提之道。心地观经卷四(大三·三○七上):“发菩提心,舍离父母,出家入道。”遗教经论(大二...禅林用语。光荣随伴之义。又作光膺、光据。于法会之际,伴随首座而列席者。禅苑清规卷三(卍续一一一·四四七下):...巴利名 Manoratta。又作摩[少/兔]罗他、末笯曷利他。意译作如意或心愿。据大唐西域记卷二健驮罗国条记载,师为北印...(故事)法华经见宝塔品,释迦如来之十方分身佛,各将一菩萨,为供养多宝塔,来灵鹫山时。释迦如来以神力,三变秽土...巴利语 vagga-kamma。又称别羯摩、别众羯摩、别众。于同一结界内,僧团中有少数僧侣为因应环境,而脱离大众另行“作...生病之意。人体由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所成,如有不调,必令人体感到不适。据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载,若地...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
劝诵经人 凡诵经人。或持斋戒人。固为善业。后世必受福报。无可疑者。然此报有尽。不能脱离轮回。若更修西方。即超...
怎么知道有前生,乃至无量的生命呢?这样的观察思惟就很重要。就是说我们要知道有前生,当然不能从外在的物质去判断...
我们念佛的时候有什么障碍要破除?一个是昏沉障,一个是掉举障。 破除之前先了解昏沉、掉举的相貌,掉举的出现,你...
我们一定要爱惜五谷粮食,不能浪费,浪费粮食就是暴殄天物,是最损福报的。即便你是亿万富翁,也没有资格去浪费粮食...
接着看正明事忏的下一段。 则业有轻重,定不定别。或有转报,或有轻受。并如《佛名》方等诸经所明。 这是说明事忏利...蝉声唧唧穿梭在蓊蓊郁郁的只树给孤独园中,传递着解夏自恣、佛欢喜日的到来。随着世尊在此结夏的众多比丘,正忙着浣...
比丘可不是个简单的称呼,这修行人,要久住丛林,亲近有道德的,这庙里边住的人多,这里边就有修行人。 什么是参学...
智琰(唐苏州武丘山)[《续高僧传》卷十四]
【历代名僧辞典】
释智琰。字明璨。俗姓朱氏。吴郡吴人祖献梁员外散骑侍郎。父玟陈奉朝请。琰托质华宗。应生观德。母氏张夫人。初怀孕日。梦升通玄寺塔。登相轮而坐。远视临虚曾无惧色。斯乃得道超生之胜兆。人师无上之奇征。是知二曜入怀。双龙枕膝。弗能及也。诞育之后取异侪童。秀气贞心早形瞻视。八岁出家。事通玄璩法师为弟子。提屦持衣恭侍弗怠。泻瓶执杓受道弥勤。年十二。妙法华经通诵一部。明悟听察咸谓神童。乃自惟曰。翼翼京邑四方是则。何得久拘坎井乎。时年十六。即日出都。听报恩持法师讲成实论。聪慧夙成深智开发。故得条振颖披后来莫二。属持公南上法筵用辍。因还故里觐省二亲。仍于本寺开弘经法。峰堞峻峙辩对如流。时年十九。莫不嗟其少秀。逾年返京从泰皇寺延法师进具。德瓶仪钵深护戒根。大庄严寺[日*爵]法师。慧重中原名高日下。乃依而请道重研新实。意得情款功倍由来。诚骥足之逢善驭也。陈至德三年。建仁王齐集。百师百坐。竞流天口之辩。千灯七夜。争折动神之微。时年二十有二。以英少之质参诸耆德。通情则高冲折机。纵难亦大车柅轴。皇上欣赏百辟嗟称。莫不爱其闲典服其敏捷。每以人世嚣杂。幽栖清旷。属陈氏丧鼎。便事东归削迹武丘。将三十载。凭岩面壑。任三业而闲安。酌涧披松。随四仪而宴处。虽形隐而名扬。亦道潜而化洽于是八方归仰四部虔心。尚书令楚国公杨素。经文纬武。王佐国均。乘贵负才。未尝许物。行军淮海。闻琰道胜栖山。鸣铙赴陇倾盖承颜。五体投诚。恨接足之晚。左仆射邳国公苏威。重道爱仁弥赏闲放。奉使吴越躬造山楹。睹貌餐音虔拜欣跃。炀帝居蕃。惟扬作镇。大招英彦远集贤明。琰既道盛名高。教书爰及。虑使乎之负罪。嗟以已之累人。于是披衣出谷蒙敬厚礼。因以辞疾得返旧山。隋文远钦爰降书问。属炎历有终锋镝腾沸。四海同弊三吴益甚。檀越子弟迎出毗坛。首尾十载化行帝部。大唐统宇咸返旧居。武德七年。苏州总管武阳公李世嘉。与内外公私同共奉迎。还归山寺。于是禅宾慧侣更复曩时。龙沼凤林信为怀喜。然琰自他两化得离俱修。讲念之余。常行法华金光明普贤等忏又诵法华三千余遍。感应冥祥神瑞非一。宵炉未爇自起烟芬。夕罐纔空潜加溢水。又愿生净土。造弥陀像。行三种净业。修十六妙观。与州内檀越五百余人。每月一集建斋讲观。胜轮相踵将逾十载。与夫般若台内匡俗山阴共誓同期。何以异也。后见疾浃旬大渐。斯及诫训慈切。众侣哀凉。以贞观八年十月十一日旦。迁神武丘之东寺。春秋七十一。其月二十二日。窆于寺之南岭。远近奔驰皂素通集。花香乱空野哀恸若云雷。自有送终。奚复过也。惟琰幼小矜庄立性端俨。精诚在操苦节弥勤。口辞杂味日无再饭。非义理而不履。非法言而不谈。美貌奇姿乃超众表。墙岸整肃冰雪凛怀。陈临海王弟道安法师。厌世出家内外通博。沙门遍知学优业净。交游二子。时号三英。及屏志林泉永绝人世。芳风令德蹊径成规。莫不回旟造山亲传香法。信法海之朝宗。释门之栋干矣。讲涅槃法华维摩各三十遍。讲观经一百一十遍。常州弘业寺沙门法宣曰。余与法师昔同京县狎道华年。今接善邻敦交暮齿。虽攀桂之欢或舛。而折麻之赠不遗。想清颜之如在。悲德音之已寂。愧披文于色丝。终寄言于贞石。乃与寺主智峰等。共树高碑。在于寺宇。
上篇:慧壁(唐苏州法流水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 下篇:道基(唐益州福成寺)[《续高僧传》卷十四] |
【平等性智所缘】 p0533 佛地经论三卷七页云:平等性智相应心品,有义:唯缘大圆镜智。如染污意缘阿赖耶为境界故。...
一法身
登地
经体三尘
应化佛菩提
梦窗疏石
出家入道
光伴
末笯曷剌他
三变土田
别羯磨
四大不调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在家如何修行才最高效

持斋诵经其功尤大

怎么知道有前生,乃至无量的生命呢

念佛的两大障碍

一饮一啄来之不易,从点滴处节俭惜福

因烦恼而造罪时,不要这三时都有心
尸毗王剜眼施鹫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