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论议者,若于是处无有颠倒,解释一切深隐法相,以无颠倒一切法相论议经等深隐义故。 如是契经等十二分圣教三藏所摄...(术语)阿赖耶识三相之一。即有情总报之果体,第八阿赖耶识之真异熟也。成唯识论二曰:此是能引诸界趣生,善不善业...(人名)Balādrtya,王名。译曰幼日。摩竭陀国之王,制磔迦国大族主之暴逆而服之,厚信佛法,建立堂塔。后出家为沙...【唯识九难】 这是小乘外道,对万法唯识教理所提出的九种质难。《成唯识论》卷九载其问答:一、唯识所因难︰此乃据...(一)依圣道所证得之果报。即指菩提涅槃。[天台四教仪集注卷中本] (二)指四种沙门果中之阿罗汉果。[华严五教章卷...(术语)Āraṇya,阿练若之略。又曰阿兰若。...又作明来闇去。多用作表显断惑证理之譬喻。小乘谓先断惑,而后证择灭,恰如驱贼锁门,故断惑证理是前后二刹那,即闇...(菩萨)译曰大笑金刚。陀罗尼集经八曰:跋折罗吒诃沙身,唐云大笑金刚。梵Vajra-aṭṭahāsa。...位于河南开封。又称繁塔寺。创建于后周显德元年(954),时称天清寺、白云寺。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加以修建,明...指新近受戒之僧,亦指受沙弥戒为日尚浅之幼年僧。敕修百丈清规卷五新戒参堂条(大四八·一一三八中):“得度受沙弥...【非同所了名】 p0715 瑜伽八十一卷二页云:与同所了名相违,是非同所了名。...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往生论...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释迦牟尼佛在临近涅盘的时候,来到了末罗国的拘尸那城。那时,释迦牟尼佛来到城中的沙罗林时,就无法再走了,遂选择...
年轻就发财,就得势,是不吉祥的。许多人就喜欢年轻发财,年轻发财,你很难把控不浪费掉他。许多人跑出去做生意,发...
问: 我是一名本科应届毕业生,最近一年来,看到身边很多同学考研成绩优秀,拿奖学金,却在复试面试时失败,也有的...
佛门中关于修止的方法有很多,而观呼吸就是其中的一种。但是要注意的是,佛门中的观呼吸是观出入息,也就是梵语中的...
编者按:晶莹溢彩的珍珠得到爱美人士的追逐,可是,人类的那一分虚华刹那的所谓美丽,却是一代又一代的珍珠母贝以痛...一座高楼大厦,不但要花许多的物资,也经工人经年累月辛辛苦苦的建筑,才能够完成。一旦被地震震毁了岂不枉费多的辛...
问: 每天一不发愿,二不回向,三不诵经咒,不上早、晚课,只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行吗?只这样,能上品往生吗...
《梵网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岂不理当孝养,应当代受?既是父母,何称众生?要知众生二字,佛菩...
辩相(唐京师胜光寺)[《续高僧传》卷十二]
【历代名僧辞典】
释辩相。姓史。瀛州人也。性爱虚静。游听有声业综经术。齐赵之方备闻芳绩。后旋洛下涉诸法席。又往少林依止远公。学于十地大小三藏。遍窥其隩隅。而于涅槃一部详核有闻。末南投徐部。更采摄论及以毗昙。皆披尽精诣。传名东壤。光问师资众所归向。开皇七年。随远入辅。创住净影对讲弘通。仁孝居心崇仰师辙。仁寿置塔。敕令送舍利于越州大禹寺。民庶欢跃欣见遗身。未及出间光自涌现。青黄赤白四色。昭彰流溢于外。七众嗟庆胜心屡动。又于山侧获紫芝一枚。长二尺三寸。四支三盖。光色鲜绮。还返京都大弘法席。常听学士一百余人。并得领袖当时。亲承音诰。大业之始召入东都。于内道场敷散如故。为郑拥逼同固洛滨。武德初年。蒙敕延劳还归京室。重弘经论更启蒙心。今上昔在弘义。钦崇相德延入宫中。通宵法论亟动天顾。嚫锡丰美。乃令住胜光。此寺即秦国之供养也。故以居焉。晚以素业所资慧门初辟。追崇净影仍就讲说。又舍所遗图远形相。常存敬礼用光先范。以贞观初年。因疾缠身无由取逝。乃隐避侍人自缢而卒。在于住寺。春秋七十余矣。相为人敦素。形色鲜白眉目浓朗仪止闲泰。商榷名理接顿词义有神采矣。
上篇:善胄(唐京师净影寺)[《续高僧传》卷十二] | 下篇:宝袭(唐京师大总持寺)[《续高僧传》卷十二] |
亦名:盗畜生物结罪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盗畜生物。(一、标示本宗)四分无文。(二、引古两判)(一、非解)有...
论议
果相
婆罗阿迭多
唯识九难
圣果
练若
闇去明来
跋折罗吒诃沙
国相寺
新戒
非同所了名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大藏经】最上乘论
这才是真正的供养如来

年轻就发财得势是不吉祥的

事业的成功与否跟因果有关联性吗

出入息的修法和注意事项

珍珠母贝的无言血泪
驴毁磁器

不发愿不回向不诵经咒,只念六字洪名可以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