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色等皆剎那灭】 p0570 杂集论六卷八页云:问:前说无常皆剎那相;此云何知?答:如心心所是剎那相,当知色等...(术语)又名四神足。为三十七科道品中次四正勤所修之行品。四种之禅定也。前四念处中修实智慧,四正勤中修正精进,...(术语)调和经论之略义也。玄义分传通记二曰:言和会者,此有二义:一、如冰水者,凝释虽异,湿性是一。是故和会冰...迷企罗,梵名 Mihira。又称弥佉罗大将、迷佉罗大将。为药师十二神将之一。其形像诸说不一,依净琉璃净土标所载,第...(名数)无著所造之八论,对于瑜伽本论,谓之八支论,...已得无间道。能证阿罗汉果。谓此无间证得最上阿罗汉果。或住不还果已。能进求阿罗汉果证。名阿罗汉向。...(一)谓积蓄收成之谷物。长阿含经卷二十二(大一·一四八下):“由我尔时竞共积聚故,便生糠糩。” (二)指蕴(梵 s...又名八法,即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利是令人得意的事,衰是令人失意的事,毁是背后被人毁谤,誉是背后被...【共中共业】 四变句之一。共中共业者,如山河、大地等,由多人之识共同变现,称为共变;而己与一切人共同用之,此...(人名)Āmrā,巴Ambā,又作庵罗女,庵树女。皆为庵婆罗树女之略。...指计执“声为常住”之主张。又称声常住论、声论师。为印度哲学之一派系,主张观念之恒常性,而计执声之常住;谓声音...八大人觉经...劝发菩提心文...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问: 在净土的众生还造孽吗?阿弥陀经中说净土世界的人也在供养佛,他们除了香歌舞乐和供养佛外,还干点什么?净土...很久以前,有个很穷的年轻人,从小就失去了父母,有一天,他到寺院里拜佛,他虔诚地跪在地上,向菩萨祈求:菩萨啊,...
一般人都畏苦求乐,希望改变不好的际遇。释迦牟尼佛则强调欲改变现世命运,极速求得大福莫如跳出火宅,念佛求生西方...
信仰,就是相信人生中有一种东西,它比自己的生命重要得多,甚至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值得为之活着,必要时也值得...
米拉日巴在圆寂前跟弟子说:又有某些只有少量福德的学佛人,为了今生的名闻恭敬,表面上东做佛事,西做功德;实际呢...佛教常将莲花比喻为出淤泥而不染的佛法象征,这本身就说明了化烦恼为菩提的重要性,没有菩提,我们就不会开悟!没有...
智慧是如何得到的?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闻慧, 从听讲开示、看佛经书而摒除邪见,建立正见,信因果,明因缘。第二是...冬夜严寒,一个乞丐颤抖着敲响容西禅师的屋门,哭着向他诉说自己的妻子儿女既缺冬衣,又少粮食。如果这样下去,不冻...
慧隆(隋丹阳彭城寺)[《续高僧传》卷十二]
【历代名僧辞典】
释慧隆。俗姓何氏。丹阳句容人也。祖剪梁武陵王长史。父嶷梁散骑常侍。隆十一出家。师于宣武寺僧都沙门慧舒。舒道业遐畅风标清举。学堪物轨德允人师。乌回当职秉持攸寄。隆恭撝恪慎备尽师资。年届十三志存听学。纔欲闻道即感灵瑞。有人自称姓蒋名规。授法华一部便曰。将来佛法實用相寄。发言适竟莫知所之。以义推之。若非四依齐位九师均德。岂能当斯负荷克感圣言。遂听法云寺礭法师成论。一遍未周已究深隐。习业数载独称标拔。及登具戒更采毘尼。故得五[叠*毛]一河殊制异饮。备皆断核洞尽铨衡。及梁运荡覆避世顺时。虽属雕荒学功靡弃。彭城寺内引化如流。陈氏御历重阐玄踪。僧正暅公道门德望。于兹寺内结肆开筵。义侣玄徒四方云萃。隆当入室独冠群英。既解慧超挺。命令敷述。及暅将化遗旨在斯。法筵是继诚当嘉旨。然其识用淹华言辩清富。每至商搉玄理。顿徙迟疑。虽复谈柄屡撝言锋时砺。而硕难自撤简绰澄远。隋氏驭宇九有同朝。上德高人咸纡延请。隆志存栖晦。以老疾致辞。居旧敷弘。仍以卒岁。仁寿元年十一月十六日卧疾。二十日迁化。尔时冬至告节气序祁寒。云布弥天雪飞遍野。及中宵之泥曰也。天色开霁星汉澄明。岂非神灵哀罔天龙感悼之明瑞矣。然隆慈济成性不尚华饰。柔顺知足无贪为宝。凡讲成论三十遍。涅槃大品各十余遍。余则有差故不具叙。未终前领弟子于高座寺南山顶聚土筑坛语曰。我若舍形不烦棺椁。可于此处以施禽虫。坛竟便迁。诚哉知命。后依遗命。仍树高碑寺。沙门法宣为文。
上篇:吉藏(唐京师延兴寺)[《续高僧传》卷十一] | 下篇:慧海(隋江都安乐寺)[《续高僧传》卷十二] |
梵语 aruna。又作阿留那、阿楼那。意译日、将晓、明相。(一)为“红”之形容词。因日出时东天发红,故称红,如红莲花...
色等皆剎那灭
四如意足
和会
迷企罗大将
八支论
阿罗汉向者
积聚
八风
共中共业
庵婆女
声论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净土的众生每天都在干什么
如何成为富翁

浅谈净业三福

找到自己的信仰

米拉日巴尊者最后的嘱托:不要做表面的功德
烦恼即如来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