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术语)白为表白。赞为赞叹。赞佛德之语名为白赞。又白佛叹佛赞也。见象器笺十三。...【释曷攞】 寄归传云:唐言小师。毗奈耶云:难陀比丘,呼十夏比丘为小师。如僧睿谓僧导云:君当为万人法主,岂...【永害习气】 p0495 瑜伽五十卷十二页云:云何如来永害习气?谓诸如来、或于动转,或于瞻视,或于言论,或于安住,...华严宗用语。指顺应机根而说的枝末教法,亦即枝末法轮。相对于“称法本教”。即佛隐藏自内证,而随逐机根所说之小乘...(流派)信行禅师,于教乘立二阶,就根机立三阶。教乘之二阶者,即一乘教与三乘教也。五教章上曰:后代信行禅师依此...(界名)Brahma-kāyika,译为净身,是色界初禅天之通名也。四阿含暮抄下曰:梵迦夷,此云净身。玄应音义三曰:梵迦...(物名)旧称曰尼师檀,新称曰尼师但那Niṣīdana,译曰随坐衣、坐卧具、坐具。四分律十九曰:为三缘制之:一为护身...(术语)殊胜之善因也。佛说无常经曰:胜因生善道,恶业堕泥犁。...又作广惠声闻。指远离烦恼障与解脱障,获得定、慧自在之阿罗汉,如舍利弗、目犍连等。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五(大三○·...【寂静依止】 p1018 显扬二卷十四页云:寂静依止者:谓欲界寂静依故。...【爱渴】 又曰渴爱。言爱欲之心,其贪如渴者之求水。《圆觉经》曰:‘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
两种力量会让正法消灭,会消灭正法,两种力量: 一、恶性重大比丘,会让正法毁灭。 二、讲的相似佛法,会让正法毁灭...问: 怎样才能做到持戒清净? 净界法师答: 自责汝心生厌离,诃责自己是很重要的。智者大师他很注重诃责法,我们修...
原文: 此经起由,为破三轮故。三种轮者:一为破无常轮。有情无情皆是无常,令生觉悟,舍无常故。 二为破不净轮。有...白骨观即观想人的身体成为白骨的修法。贪欲炽盛的众生为制伏贪毒,可修此观。又作骨想观。依《俱舍论》卷二十二,此...
阿弥陀佛的核心意思是无量寿、无量光。阿是一个否定性指称,就是无的意思、空的意思。弥陀是量的意思,讲起来就是无...
问: 请法师开示,生病时提不起精神,念佛也觉得不相应,请问法师该怎么办呢? 容通法师答: 当然我们做什么事情都...问: 弟子的独子三十多岁,他不想成家,向往出家,停薪留职在寺院做义工已半年了。弟子受了菩萨戒,如果儿子有出家...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只有眼睛没有腿。这样的人,虽然有远大的理想,也懂得很多的道理,但由于他没有腿,所以不...
道宗(唐京师胜光寺)[《续高僧传》卷十一]
【历代名僧辞典】
释道宗。俗姓孙氏。莱州即墨人。少从青州道藏寺道奘法师。学通经论。奘明达识慧。标举河海名播南北。立四种黎耶闻熏解性佛果等义。广如别传。宗受业智论十地地持成实毗昙。大小该博。晚住州中游德寺。寺即宗之所造。房堂园圃悉是经论。声名雄远玄素攸仰。及讲大论天雨众花。旋繞讲堂飞流户内。既不委地。久之还去。合众惊嗟希有瑞也。宗虽目对初不怪之。行讲如初。后不重述。时共伏其远度。晚住慧日。英彦同聚该富是推。常讲成实弘匠后学。伪郑钦敬礼问优繁。上清东夏又钦德素。召入西京住胜光寺。复延入弘义宫。通霄法集。群后百辟咸从伏听。披阐新异振发时心。自尔周轮随讲无替。虽无成济而学者推焉。以武德六年卒于所住。春秋六十一。秦府下教赠物二百段。收葬于终南山至相寺之南岩。
上篇:[彰-章+青]渊(隋终南山至相道场)[《续高僧传》卷十一] | 下篇:普旷(唐京师慈门寺)[《续高僧传》卷十一] |
【声闻菩萨所学差别十三种】 p1395 瑜伽八十卷六页云:如二王子,相似处生;平等平等,受王快乐。一于王政诗论;工...
白赞
释曷攞
永害习气
逐机末教
三阶佛法
梵迦夷
坐具
胜因
广慧声闻
寂静依止
爱渴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两种力量会让正法毁灭
怎样才能做到持戒清净

为破三轮故说净土
修白骨观的三个阶段

念「阿弥」也比念「弥陀」要好

生病时提不起精神,念佛也觉得不相应
放弃工作在寺院长期做义工可以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