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传说)有憍慢之外道,谓我腹中容一切之智慧,恐其破裂以铜鍱鍱腹也。智度论二十六曰:萨遮祇尼犍子,铜鍱鍱腹自誓...(经名)陀罗尼咒经有观世音说咒药服得一闻持陀罗尼,又观音闻持不忘陀罗尼,又续观音感应集有观音智慧咒,殆所谓聪...亦名:受钵法、钵多罗受法 行事钞·钵器制听篇:“加受法。四分无文,但言应受持之,今用他部文。十诵云:‘大德一...谓至极究竟之果,如大乘之佛果、小乘之无学果。又称无上涅槃之极果,即指佛之正觉,乃因位修行之结果。大乘义章卷八...(术语)胎藏界曼陀罗十三大院之第一院也。在曼荼罗之中央,有八瓣莲华开敷之形,是乃凡夫肉团心之开敷也。其中台有...用以浸染袈裟的颜色之一。其色黄中带赤,或称茶褐色、木兰色,为袈裟之本色。以乾陀(梵 gandha,巴同)之汁染布而...(术语)菩萨位名。第四住。出三藏记九曰:阿至摸,晋云四住。梵Arciṣmati。...(一)位于日本奈良县北葛城郡广陵町(原名百济村)。原为熊凝村熊凝精舍,迁建后改称百济大寺,再移至高市。空海即于...(术语)一心而归顺于佛也。净土论曰: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动物)Garuḍa,又云迦留罗,迦娄罗,揭路荼。迦喽荼,伽楼罗,誐噜拏,檗噜拏等。鸟名。旧译曰金翅鸟。新译曰妙...【厌】 p1274 瑜伽十一卷十二页云:何等为厌?谓由于彼,深见过患,弃背为性。此复三种。谓无常故,苦故,变坏法故...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
我们时刻的检查自己的内心的相貌,从而反省自己的心态是什么样的念头 。 第一个,瞋恚邪淫。假设我们的妄念,经常起...有一项管理发现,最受欢迎的同事是有团队精神、乐于助人的人。他们以团队的思想思考问题,而非以自己工作的需求作问...
如经中说,修定的人要离欲及恶法。离欲即指离开五欲。智者大师在《次第禅门》中说言五欲者,即世间上妙色声香味触等...
有一天,一头迷路的鹿跑进高山寺境内,明惠上人看了连忙说道: 哪里来了一头鹿,快把它赶出去!他不但召唤弟子们驱...心若无尘,人的气质和品位便得以提升,生命便蕴涵着高贵。 心若无尘,便会远离颠倒梦想,远离患得患失的中伤。 心若...
现在有一部分在家居士,总想自己弄出点什么名堂,试图把自己与社会、与团体脱离开,最后成为个孤家寡人。我认为这是...
淫戒的重点是在「其心不淫」。什么叫『其心不淫』呢?它的意思不是说你在佛堂拜佛,在那个地方静坐持咒,然后你都没...
华严五祖宗密大师在《圆觉经大疏》中说:以一切种智释圆明。我们讲的《华严金狮子章》,就是圆明、圆满、满教。 贤...
法泰(陈扬都金陵)[《续高僧传》卷一]
【历代名僧辞典】
释法泰。不知何人。学达释宗跨轹淮海。住杨都大寺。与慧恺僧宗法忍等。知名梁代。并义声高邈宗匠当时。有天竺沙门真谛。挟道孤游远化东鄙。会虏冠勍殄。侨寓流离一十余年。全无陈译。将旋旧国。途出岭南。为广州刺史欧阳頠固留。因欲传授。周访义侣。拟阅新文。泰遂与宗恺等。不惮艰辛。远寻三藏。于广州制旨寺。笔受文义。垂二十年。前后所出五十余部。并述义记。皆此土所无者。泰虽博通教旨。偏重行猷。至于律仪所及。性无违越。谛又与泰译明了论。释律二十二大义。并疏五卷。勒于座右遵奉行之。至陈太建三年。泰还建业。并赍新翻经论创开义旨。惊异当时。其诸部中。有摄大乘俱舍论。文词该富理义凝玄。思越恒情尟能其趣。先是梁武宗崇大论。兼玩成实。学人声望从风归靡。陈武好异前朝。广流大品。尤敦三论。故泰虽屡演。道俗无受。使夫法座绝嗣閴尔无闻。会彭城沙门静嵩。避地金陵。学声早被独拔千载。希斯正理。昼谈恒讲夜请新宗。因循荏苒乃经凉燠。泰振发玄门明衷弘诣。核其疑义每凑玄极。皆随机按旨。披释无遗。事出嵩传。泰博谘真谛。传业嵩公。知我者希。浮谚斯及。不测其终。智恺。俗姓曹氏。住杨都寺。初与法泰等前后异发。同往岭表奉祈真谛。恺素积道风词力殷赡。乃对翻摄论。躬受其文。七月之中文疏并了。都合二十五卷。后更对翻俱舍论。十月便了。文疏合数八十三卷。谛云。吾早值子。缀缉经论絓是前翻。不应缺少今译两论词理圆备。吾无恨矣。恺后延谛。还广州显明寺。住本房中。请谛重讲俱舍。纔得一遍。至陈光大中。僧宗法准慧忍等。度岭就谛求学。以未闻摄论。更为讲之。起四月初。至腊月八日方讫一遍。明年宗等又请恺。于智能寺讲俱舍论。成名学士七十余人。同钦谘谒。讲至业品疏第九卷。文犹未尽。以八月二十日遘疾。自省不救。索纸题诗曰。千秋本难满。三时理易倾。石火无恒焰。电光非久明。遗文空满笥。徒然昧后生。泉路方幽噎。寒陇向凄清。一朝随露尽。唯有夜松声。因放笔。与诸名德握手语别。端坐俨思奄然而卒。春秋五十有一。即光大二年也。葬于广州西阴寺南岗。自余论文。真谛续讲。至惑品第三卷。因尔乖豫。便废法事。明年肇春三藏又化。谛有菩萨戒弟子曹毗者。恺之叔子。明敏深沉雅有远度。少携至南受学摄论。谘承诸部皆着功绩。太建三年。毗请建兴寺僧正明勇法师。续讲摄论。成学名僧五十余人。晚住江都综习前业。常于白塔等寺开演诸论。冠屦裙襦服同贤士。登座谈吐每发深致。席端学士并是名宾。禅定僧荣日严法侃等皆资其学。时有循州平等寺沙门智敫者。弱年听延祚寺道缘二师成实。并往北土沙门法明。听金刚般若论。又往希坚二德。听婆沙中论。皆洞涉精至研核宗旨。必得本师临听言无浮杂义得明畅者。方始离之。余例准此。及翻摄论。乃为广州刺史安南将军阳山公頠请宅安居。不获专习。后翻俱舍方预其席。及恺讲此论。敫与道尼等二十人。并掇拾文疏。于堂听受。及恺之云亡。谛抚膺哀恸。遂来法准房中。率尼响敫等十有二人。共传香火。令弘摄舍两论誓无断绝。皆共奉旨仰无坠失。至三藏崩后。法侣雕散宗嗣将亏。太建九年。敫相续敷弘。最多联类。同听谛席。未有高者。太建十一年二月。有跋摩利三藏弟子慧哿者。本住中原。值周武灭法。避地归陈。晚随使刘璋至南海获涅槃论。敫曾讲斯经。欣其本习伏膺请求。便为开说。止得序分种性分前十三章玄义。后返豫章鹤岭山。敫又与玑法师随从。因复为说第三分。具得十海十道。及进余文。哿因遘疾不任传授。乃令敫下都觅海潮法师当穷论旨。以十四年至于建业。所寻不值。乃遇栖玄寺晓禅师。赐与昙林解涅槃疏释经后分。文兼论意而不整足。便还故寺。常讲新文十三章义。近二十遍。开皇十二年。王仲宣起逆。焚烧州境及敫寺房。文疏并尽。其年授敫。令任广循二州僧任。经五载废阙法事。后解僧任方于本州道场寺。偏讲摄论十有余遍。坐中达解二十五人。玑山瞰等并堪领匠。仁寿元年。遘疾终于本寺。敫撰谛之翻译历。始末指订。并卷部时节人世详备。广有成叙。道尼住本九江。寻宗谛旨。兴讲摄论腾誉京师。开皇十年下敕追入。既达雍辇开悟弘多。自是南中无复讲主。虽云敷说盖无取矣。
上篇:拘那罗陀(陈南海郡西天竺沙门)[《续高僧传》卷一] | 下篇:那连提黎耶舍(隋西京大兴善寺北天竺沙门)[《续高僧传》卷二] |
(术语)无明无始,故生死亦无始也。...
鍱腹
观音聪明咒
钵之受法
极果
中台八叶院
香染
阿至摸
百济寺
一心归命
迦楼罗
厌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佛遗教经

是什么因缘触动了十法界的门
赞美的魅力

喜贪美色美味,当修如是观法

只看到挥杖鞭策的外相,见不着无相的慈悲
心若无尘

学佛不能学成孤家寡人

断除淫欲心是修道的一个重要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