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又作覆钵。乃指塔顶上如倒覆之钵的部分,系由印度半球状塔身之建筑演变而来。(参阅“相轮”3911) p2164...【无漏种子】 无漏种子是能生菩提之因的种子,此有三种,一者生空无漏种子,即我空无漏,此属见道位无漏种子。二者...即禅宗戒坛。禅宗戒坛由毗卢遮那佛之无限性海涌现故,称为毗卢坛。[禅戒诀注解卷上] p3859...(术语)指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二十一具三十二相之愿也。...语出大乘起信论。根本无明起动真如,现出生灭流转之妄法(迷之现象),其相状有三细与六粗(九相)之别。细者,无心...出家者、退隐者远离村落所居之房舍。系以草木覆盖而成之简陋小屋。庵,古作庵。又称草庵、蓬庵、庵室、茅庵、禅庵、...【四种圣行】 p0433 显扬八卷一页云:论曰:圣行多种者:谓四圣行。一、到彼岸行。二、菩提分行。三、神通行。四、...(经名)一卷,刘宋沮渠京声译。有罗汉比丘,以宿业故,养视官马。七日后,现神通化王,使归于佛。...【无想果】 指修无想定,死后升入无想天的一种果报。又作无想报。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法之一。谓生无想天者,其心、...【语无表业】 三无表业之一。即与语表业共于身中生出一种无法表示于他人之业体。言语使某作业发动于口时,同时招感...【六外处】 处为生长之义;可长养心、心所。为心、心所之所缘虑者有六,即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法处,称...佛说疗痔病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
在著名社会活动家、书法家赵朴初先生的书信中,有一封信谈的都是养生: 弟今年九十有二,在同辈人中,堪称健者。蔬...我们知道,中国的禅宗传自印度的菩提达摩,他於纪元五二七年到达中国,成为中国禅宗的第一代祖师。他的思想源头是根...
众生沉沦于苦海,必赖慈航救济,而后度脱有期。佛法化导于世间,全仗经像住持,而后灯传无尽。以是之故,凡能发心,...
古时候,有一个书生,姓萧名蔼堂。他为了生活所困,不能进京求取功名,只好在附近的城市里,设了一个小学堂,招集一...
我们讲一个实际的公案给大家参考。佛陀的弟子有一个叫舍利弗尊者,大家都很清楚,他曾经五百世变成毒蛇,这是怎么回...
佛法本无定相,深者见深,浅者见浅。以我们这浅浅的根器,学佛法中浅浅的小乘都觉得很难。何以故?因小乘尚须看得破...
夫妻俩在楼下卖粉已有时日。简易的摊档,热情的笑脸,吸引了不少顾客。我去得多了,发现总有位衣衫陈旧的老人在摊档...
过去咱们说,定业不可转。说你那个人命已经定了,你转不动了。这句话不对。为什么不对呢?那若是真正定了、不可转,...
法献(齐上定林寺)[《高僧传》卷十三]
【历代名僧辞典】
释法献。姓徐。西海延水人。先随舅至梁州乃出家。至元嘉十六年。方下京师止定林上寺。博通经律志业强捍。善能匡拯众许修葺寺宇。先闻猛公西游备瞩灵异。乃誓欲忘身往观圣迹。以宋元徽三年发踵金陵。西游巴蜀。路出河南。道经芮芮。既到于阗欲度葱岭值栈道断绝。遂于于阗而反。获佛牙一枚舍利十五身并观世音灭罪咒及调达品。又得龟兹国金锤鍱像。于是而还。其经途危阻见其别记。佛牙本在乌缠国。自乌缠来芮芮。自芮芮来梁土。献赍牙还京。五十有五载。密自礼事余无知者。至文宣感梦。方传道俗。献律行精纯德为物范。琅琊王肃王融吴国张融张绻沙门慧令智藏等。并投身接足崇其诫训。献以永明之中。被敕与长干玄畅同为僧主。分任南北两岸。畅本秦州人。亦律禁清白。文惠太子奉为戒师。献后被敕三吴使妙简二众。畅亦东行重申受戒之法。时畅与献二僧皆少习律检不竞当世。与武帝共语。每称名而不坐。后中兴僧钟。于干和殿见帝。帝问钟如宜。钟答。贫道比苦气。帝嫌之。乃问尚书王俭。先辈沙门与帝王共语。何所称正殿坐不。俭答。汉魏佛法未兴。不见其记传。自伪国稍盛。皆称贫道亦预坐。及晋初亦然。中代有庾冰桓玄等。皆欲使沙门尽敬。朝议纷纭事皆休寝。宋之中朝亦颇令致礼。而寻竟不行。自尔迄今多预坐而称贫道。帝曰。畅献二僧道业如此。尚自称名。况复余者。挹拜则太甚。称名亦无嫌。自尔沙门皆称名于帝王。自畅献始也。畅以建武初亡。春秋七十有五。献以建武末年卒。与畅同窆于钟山之阳。献弟子僧佑为造碑墓侧。丹阳尹吴兴沈约制文。献于西域所得佛牙及像。皆在上定林寺。牙以普通三年正月。忽有数人并执仗。初夜扣门称。临川殿下奴叛。有人告云。在佛牙阁上。请开阁检视。寺司即随语开阁。主师至佛牙座前开函取牙。作礼三拜。以锦手巾盛牙。绕山东而去。至今竟不测所在。
上篇:法献(齐南海藏薇山)[《高僧传》卷十三] | 下篇:僧护(梁剡石城山)[《高僧传》卷十三] |
(杂语)嘲禅僧惟耽观道,不知教相文理,为禅宗以外之宗派者。止观五上曰:非暗证禅师,文字法师,所能知也。...
伏钵
无漏种子
毗卢坛
具足诸相愿
三细六粗
庵
四种圣行
摩达国王经
无想果
语无表业
六外处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赵朴老的养生信
圣严法师《追寻六祖足迹 解读《坛经》思想》

印经造像之功德利益

一生行善,果然善有善报

舍利弗五百世堕为毒蛇

欲明佛道先要放下身心

递出善良与真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