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伐腊毗,梵名 Valabhī。位于南印度之古国名。又称跋腊毗国、北罗罗国。约当今卡提瓦半岛(Kāthiāwār)。依据大...(名数)华严经入法界品之末会善财童子先于福城之东庄严幢娑罗林中,闻文殊说法,依其指导次第南行值诸知识而闻说法...【无漏果】 指由无漏因所证得之果德。即四谛中的灭谛,亦即涅槃。又指阿罗汉果。...(一)梵名 Vairocana。为佛之报身或法身。又作毗楼遮那、毗卢折那、吠嚧遮那。略称卢舍那、卢遮那、遮那。意译遍一切...(术语)指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四十四之愿。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修...又作三粗重。指每一阿僧祇劫次第所断之皮粗重、肤粗重、骨粗重三种习气。此三种习气乃烦恼、所知二障之种子所引无堪...日本七条佛师之第五代佛师,运庆之父。以雕造著名。与运庆及其弟子快庆,曾于东大寺造佛,活跃一时。作品有兴福寺南...【四种真如】 p0432 佛地经论七卷二页云:或说四种,为三界系不系真如。是此四法真实性故。...(地名)国名。其国生摩达那果,故名。...【无想定】 为二十四不相应行法之一。这是外道所修的一种禅定,令前六识心及心所不起现行。《百法直解》曰:‘无想...【语表业】 三表业之一。语,即语言。人之语言系以一种意思表示于人之作业,故称语表业。据《俱舍论》卷十三载,语...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弥勒所问本愿经》 中,佛告诉阿难: 我在因地求道,历经千辛万苦。过去世时,有一位王太子宝花,长相庄严。他出门...
为什么我们要打佛七? 因为要跟佛菩萨感应道交,必须具备一些条件;至少内心要有一点善根:禅定、智慧、大悲心,才...龙虎寺禅院中的学僧正在寺前的围墙上,模拟一幅龙争虎斗的画像,图中龙在云端盘旋将下,虎踞山头,作势欲扑,虽然修...
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四日是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的往生日。与诸位净土祖师相比,省祖的住世时间是最短的,只有4...
福新年有很多好听的话,其中大家说的最多的就是新年快乐猴年快乐。看来快乐是所有人都需要和向往的。究竟什么是快乐...今天继续探索因果,因为因果在我们学佛的过程中太重要了,没有因果就没有佛法。就好像高楼一样,没有地基就没有高楼...
我们做善事没有根,这回做了,下回可能不做,做一做也可能后悔。有这种事吗?有,还很多。有的道友,勇猛善心一发,...
一个人为什么要修行呢?主要的是训练自己意志坚定,如同制造瓷盘瓦罐,皆需经过火焙日晒,时间愈久,则愈坚固。同样...
法献(齐南海藏薇山)[《高僧传》卷十三]
【历代名僧辞典】
释法献。广州人。始居北寺。寺岁久雕衰。献率化有缘更加治葺。改曰延祥。后入藏薇山创寺。寺成后有两童子。携手来歌云。藏薇有道德。欢乐方未央。言终忽然不见。举寺惊嗟。咸叹神异。献后入禅忽见一人来云。磬绳欲断何不治。献惊起往视垂将委地。由其手接得无折损。献出家以来常劝化福事。而栖心禅戒。未尝亏节。后不知所终。
上篇:慧敬(齐南海云峰寺)[《高僧传》卷十三] | 下篇:法献(齐上定林寺)[《高僧传》卷十三] |
(杂语)以坐禅工夫为专,而暗于教文之义理者。...
伐腊毗国
五十三智识
无漏果
毗卢遮那
具足德本愿
三粗重
康庆
四种真如
摩达
无想定
语表业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诸佛皆以慈悲为根而行菩萨道

跟佛菩萨感应道交,必须具备一些条件
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当高则高,当低则低

省庵大师的净土情怀

获得快乐的三个要点
三世因果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