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术语)释迦一代说法之次第,区别为五时者。天台涅槃等所立,有种种之不同。...大乘经五大部之一。指华严、般若、法华、涅槃等四部以外之大乘诸经。为智旭阅藏知津所用之分类法,依天台五时判教,...(名数)佛部为菩提子,金刚部为金刚子,宝部为宝珠,莲华部为莲子,羯磨部为杂宝。见略出经四,摄真实经下。...又作得度。道,指三乘各断惑证理之智慧;得道,即三乘行戒、定、慧而证得道果。亦即得无漏之圣道,或菩萨之无生法忍...(术语)恃自己之盛事而心高傲也。唯识论六曰:云何为憍?于自盛事,深生染着,醉傲为性。...【尸罗律仪所摄语】 p0237 卽语无扰动。...亦名:业疏三宗 子题:戒体、实法宗、萨婆多作无作二戒同色、假名宗、假名宗作戒色心为体、假名宗无作戒非色心为体...【持种依】 《成唯识论》卷十云:‘一、持种依。谓根本识。由此能持染净法种,与染净法俱为所依。圣道转令舍染得净...亦名:减半月浴戒缘起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罗阅祇,竹园有池,瓶沙王听比丘常在中浴。六群后夜入池浴,王...即理入与行入之二入道要旨,及行入之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等四行。景德传灯录卷三十载菩提达摩略辨大乘...(术语)华严经所说十身之一。毗卢舍那如来应众生之机现草木国土,故草木国土,即舍那之身也。见探玄十四。...(印光大师校印版本)...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净土十疑论...莲池大师《自知录》上说:「怨天尤人最损福,一次减三善。」 当禅宗五祖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六祖惠能...仰白十方三宝、释迦本师、弥陀慈父、观音、势至、涅槃会上一切圣贤,唯愿慈悲,证明发愿。比丘某与现前大众,建立此...
僧众这么多,当然龙蛇混杂,有圣僧也有凡僧,有持戒清净的,也有毁戒不净的。我们僧团,僧众们学习的程度也有所不同...
汝欲令慈往生西方, 超凡入圣, 当竭力供养, 至诚顶礼。何可止一香炉, 而灯烛时花, 一概不用乎。且汝于起首一日礼拜,...台湾有一句俗话:有样看样,无样自己想。看样:学人家的最多只能赶得上时代。自己想有的人能发明更多更好更理想的事...
《劝发增上意乐经》云:若乐睡眠与昏沉,痰癊风病及胆疾,其人身中多增长,令彼诸界极扰乱。若乐睡眠与昏沉,集饮食...
读诵、抄写、宣扬《金刚经》的人,在别人轻慢你的时候,或者说话也好、做事也好,证明你的罪业就消失了。愈多人轻贱...
问: 顶礼法师!轮回中的众生,都有一颗多情的心。我们缘着男女产生情执就有很大的过患,而缘着阿弥陀佛,假如能天...
法绪(晋蜀石室山)[《高僧传》卷十一]
【历代名僧辞典】
释法绪。姓混。高昌人。德行清谨蔬食修禅。后入蜀于刘师冢间头陀山谷。虎兕不伤。诵法华维摩金光明。常处石室中且禅且诵。盛夏于室中舍命。七日不臭。尸左侧有香。经旬乃歇。每夕放光照彻数里。村人即于尸上为起冢塔焉。
上篇:支昙兰(晋始丰赤城山)[《高僧传》卷十一] | 下篇:玄高(晋伪魏平城)[《高僧传》卷十一] |
【善守】 p1137 瑜伽九十卷九页云:于所应役诸境界中。或于率尔现前境上,善住念故;名为善守。...
五时教
方等部
五部念珠
得道
憍
尸罗律仪所摄语
戒体三宗
持种依
半月浴过戒缘起
二入四行
国土身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自性的映现
省庵大师涅槃会发愿文

切莫随便呵毁僧伽

居士在家闭关精进佛七简说
枉费稻谷

贪睡的人有什么后果

受持《金刚经》,前世重罪变轻贱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