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术语)观法界之平等大慧,深广如海,故名。圆觉经曰: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梵名 Prajāpāramitā-hrdaya-sūtra。全一卷。全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称般若心经、心经。玄奘译。收于大正...(术语)菩萨于初地证悟中道真实之理之无漏正智也。仁王经下曰:证智自在。观经玄义分曰:证智未证智。...中国佛教三论宗祖庭。位于陕西户县圭峰北面。后秦弘始三年(401)姚兴迎龟兹(今新疆库车)名僧鸠摩罗什来长安,待...谓作教相判释,当于判释中,摄尽一切教而无所缺遗,若未能摄尽,即成过失。 p6849...(术语)不拘泥于文句以味其真意也。僧肇之宝藏论曰:得意忘言,一乘何异?...梵名 Suvāhu-pariprcchā。凡三卷。唐代输波迦罗译。略称苏婆呼童子经、苏婆呼请问经、苏磨呼经、苏磨呼律经。收于...梵语 sarvaja-bhūmi。乃证得一切智之佛位、佛果位。又称究竟一切智地。法华经药草喻品(大九·一九上):“于一切...(一)以清水譬喻清净之智慧,称为智水。反之,以浊水譬喻愚痴之烦恼,则称痴水。大日经疏卷八(大三九·六六七上):...比喻持守正念犹如执持油钵,务必尽心坚持,乃至不泼洒一滴油。大智度论卷十五(大二五·一七三下):“菩萨欲脱生老...(杂语)又曰生色可染。梵语金银之异名也。生者生色。金也。以金色天生而不变也。像者似色。银也。以其为类似于金之...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我们时常拿自己和别人比较,看到别人强过自己,就会产生不如人的自卑心,看到自己超过别人时, 又会产生傲慢自大的...
很多学佛人纠结于自己业障深重,其实顺逆皆方便,就看我们的心理素质够不够了。 忏悔是什么意思,就是这个业已经造...
《缁门崇行录》这一部书专门记载古时候修行人品德的风范。他们那种修持和涵养工夫,读后真令人感动,而有高山仰止的...许多人认为,做人应该内方外圆,但圆也应该要有不变的原则,如果圆得没有原则、没有范围,就会变得狡猾。 一般人认...
莲池大师(一五三五-一六一五)是明末中兴念佛法门的巨匠,因一生化业非凡,与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蕅益智旭等三位...
问: 顶礼法师!在选择善知识的时候,由于我们智慧福德有限,在自己不会选择的情况下,最保险的就是随大流,谁的名...
如果我们有志于了生死求生净土是一个出离三界的,你对三界的妄想太执着会障碍你往生。 往生我们要做两件事情, 第一...
这个信、愿、持名是本经的修学纲要,一个人能够往生净土,其实是有三种资粮:第一个是信,你对阿弥陀佛的加持力要有...
昙度(齐伪魏)[《高僧传》卷八]
【历代名僧辞典】
释昙度。本姓蔡。江陵人。少而敬慎威仪。素以戒范致称。神情敏悟鉴彻过人。后游学京师备贯众典。涅槃法华维摩大品。并探索微隐思发言外。因以脚疾西游。乃造徐州。从僧渊法师更受成实论。遂精通此部独步当时魏主元宏闻风餐挹。遣使征请。既达平城大开讲席。宏致敬下筵亲管理味。于是停止魏都法化相续。学徒自远而至千有余人。以伪太和十三年卒于魏国。即齐永明六年也。撰成实论大义疏八卷。盛传北土。
上篇:僧渊(齐伪魏济州)[《高僧传》卷八] | 下篇:道慧(齐京师庄严寺)[《高僧传》卷八] |
梵名 Brahman。音译梵摩、婆罗贺摩、勃[口*蓝]摩、跋滥摩。意译寂静、清净、离欲。(一)为印度正统婆罗门教思想之最...
法界海慧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证智
草堂寺
摄教未尽过失
得意忘言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
一切智地
智水
擎油钵
生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佛遗教经
不看轻别人,也别看轻自己

忏悔,有三种力量现前

古代高僧令人感动的德行典范
圣严法师:别当狡猾的人

愿诸人以净业而为急务

如何选择善知识

出离三界必须要做两件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