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杂语)传心法要下:问何者是精进?师云:身心不起。是名第一牢强精进。才起心向外求者,名为歌利王爱游猎去。心不...五种的忏悔方法。天台智者大师为了修习法华三昧的人,依据弥勒问经,占察经与普贤观经等之意,而订出五种的忏悔方法...【迦毕试国】 p0854 西域记一卷十八页云:迦毕试国,周四千余里。北背雪山,三垂黑岭。国大都城,周十余里。宜...美妙的色相。佛的报身和报土都有美妙的色相。...【多业受果次第】 p0623 集论五卷四页云:若一有情,成就多业;云何次第受异熟果?于彼身中,重者先熟。或将死...(术语)言结界之外面。于界结之标石书此四字。自此表内为摄僧界也。...(术语)莲华藏世界也。指报身佛之净土而言。又胸中八叶之心莲华也。表制集曰:和上远自莲宫。...(譬喻)长于义学,以龙为譬。释氏要览中曰:陈高僧惠荣,讲学纵横,号义龙。...指无所省悟亦不致力于修业求悟之禅法。此系宋代临济宗高僧大慧宗杲自“看话禅”立场来批判东林常总(照觉禅师)之坐...(杂语)解释难问也。...【引发增上】 p0377 杂集论五卷七页云:引发增上者:谓一切有情共业,于器世间,故有漏业,于异熟果;如是等。...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毗尼日用切要...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我们这个世界被称为「娑婆世界」;「娑婆」也就是「堪忍」的意思,是指众生安于十恶,忍受种种痛苦与烦恼,不肯出离...
乾隆辛巳年间,河南省境内黄河决堤,陆地水深一丈多(约为现在3米),民间的村舍房屋有一半被淹没。在陈留县有一户...
问: 比如我现在还很年轻,身体又好,生活事业都好,我念阿弥陀佛想往生,他会在这个时候来接引我吗? 大安法师答:...
隆莲法师(19092006),是一位富于传奇色彩的大德高僧。俗家姓游,名永康,字德纯,亦名慈;法名隆净、仁法,别号文...我们为什么要学佛,学佛之后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要如何才能把佛法和我们的生活与工作结合起来?若我们能把所学到的...刚工作不久的徒弟满腹委屈地回到师傅身边,抱怨道:公司的人什么都不懂。您说,我整天跟一群什么都不懂的人在一起,...
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 不要亲近愚痴的人,应该和有智慧的人打交道;要尊敬有道德的人...
凡修行人,当在自己家中修,不必定到林中修。若皆到林中修,何有此大屋可容,人多则林中缴用多,诸人奔走辛苦,家中...
僧导(宋寿春石涧寺)[《高僧传》卷七]
【历代名僧辞典】
释僧导。京兆人。十岁出家从师受业。师以观世音经授之。读竟谘师。此经有几卷。师欲试之。乃言。止有此耳。导曰。初云尔时无尽意。故知尔前已应有事。师大悦之。授以法华一部。于是昼夜看寻粗解文义。贫无油烛常采薪自照。至年十八博读转多。气干雄勇神机秀发。形止方雅举动无忤。僧睿见而奇之。问曰。君于佛法且欲何愿。导曰。且愿为法师作都讲。叡曰。君方当为万人法主。岂肯对扬小师乎。迄受具戒识洽愈深。禅律经论达自心抱。姚兴钦其德业。友而爱焉。入寺相造。乃同辇还宫。及什公译出经论。并参议详定。导既素有风神。又值关中盛集。于是谋猷众典博采真俗。乃着成实三论义疏及空有二谛论等。后宋高祖西伐长安。擒获伪主荡清关内。既素籍导名。乃要与相见。谓导曰。相望久矣。何其流滞殊俗。答云。明公荡一九有鸣銮河洛。此时相见不亦善乎。高祖旋旆东归留子桂阳公义真镇关中。临别谓导曰。儿年小留镇。愿法师时能顾怀。义真后为西虏勃勃赫连所逼。出自关南中途扰败。丑虏乘凶追骑将及。导率弟子数百人遏于中路。谓追骑曰。刘公以此子见托贫道。今当以死送之。会不可得不烦相追。群寇骇其神气。遂回锋而反。义真走窜于草。会其中兵段宏。卒以获免。盖由导之力也。高祖感之。因令子侄内外师焉。后立寺于寿春。即东山寺也。常讲说经论。受业千有余人。会虏俄灭佛法。沙门避难投之者数百。悉给衣食。其有死于虏者。皆设会行香。为之流涕哀恸。至孝武帝升位。遣使征请。导翻然应诏。止于京师中兴寺。銮舆降跸躬出候迎。导以孝建之初三纲更始。感事怀惜。悲不自胜。帝亦哽咽良久。即敕于瓦官寺开讲维摩。帝亲临幸公卿必集。导登高座曰。昔王宫托生双树现灭。自尔以来岁逾千载。淳源永谢浇风不追。给苑丘墟鹿园芜秽。九十五种以趣下为升高。三界群生以火宅为净国。岂知上圣流涕大士栖惶者哉。因潜然泫泪。四众为之改容。又谓帝曰。护法弘道莫先帝王。陛下若能运四等心矜危劝善。则此沙石瓦砾便为自在天宫。帝称善久之。坐者咸悦。后辞还寿春卒于石涧。春秋九十有六。时有沙门僧因。亦当世名匠。与导相次。或问因云。法师与导公孰愈。答云。吾与僧导同师什公。准之孔门则导公入室吾可升堂。导有弟子僧威僧音等。并善成实。
上篇:昙谛(宋吴虎丘山)[《高僧传》卷七] | 下篇:道汪(宋蜀武担寺)[《高僧传》卷七] |
又作骨锁。即白骨,系尸体腐朽后所遗留之骨骼。相当于梵语 ?avkara(商羯罗)。或单指髑髅。又行者为制伏贪烦恼,而...
第一牢强精进
五悔
迦毕试国
妙色
多业受果次第
大界外相
莲宫
义龙
无事禅
防难
引发增上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净土在哪里与存在的根据

人有实德,天必有奇报

现在很年轻想往生,阿弥陀佛会来接引吗

中国当代第一比丘尼--隆莲法师
梦参老和尚《如何使佛法和生活、工作相结合》
别人影响不了自己的光

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