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术语)有漏之色声香味触五境,其自性虽苦不净,然凡夫之欲心则感为妙乐也。...指自性散乱、外散乱、内散乱、相散乱、粗重散乱、作意散乱。(一)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识之自性驰逐外缘,不能静...(譬喻)金山中之胜妙者,以譬如来。往生要集上本曰:遥以瞻望弥陀如来如金山王。...指于佛前无分昼夜,不断点燃献供之灯。又作长明灯、无尽灯、常灯明、常灯。盖燃灯原为供佛之用,而佛乃获得大觉悟、...(物名)盘与袱之二物也。盘上铺小袱,盛疏印等物也。敕修清规受法衣曰:以盘袱托呈法衣信物。...【五种学生差别】 p0274 瑜伽十四卷十七页云:又有五种离欲界欲、未尽余结、学生差别。一、住中有,便能究竟得般涅...子题:知、想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问:‘想知二心,有差别不?’答:‘有同异也。了境无疑曰 知 ;当境意谓为 想...【果能变】 略称果变。为‘因能变’的对称。唯识宗就诸识变现诸法,分别为因能变与果能变二种,所谓果能变,指由种...子题:二根、无根 行事钞·沙弥别行篇:“智论云,若二根、无根者,毗尼中,以无得道根故,不得出家。失男女相;其...指九种阿弥陀佛之尊形。由于机类不同,往生极乐净土者有九品之别,其来迎之佛亦有九品,后世特以印契区别其相。以其...(杂语)占筮之法也。密教之秘法观我心为月轮或莲华,于其上观 字,变阿字为如意宝珠,使其宝珠遍满法界,故其中一...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待何生度此身。我经常念这句话。希望大家也能多念无常迅速,多念修行了生死。用功时虽然辛苦,但...
十行位言行者,进趣义。谓菩萨初心,虽具二利,然前信、住二位,利他未胜故。此位菩萨,空观既成,为进趣无上菩提故...
早睡早起占人体健康的百分之七十,心态、饮食、及时调理各占百分之十,我们就可以知道早睡早起的重要性。我们白天是...芸芸众生,一念无明,遮掩自性,困惑造业,由业受苦,终至不能自拔。 依惑造业,业苦无尽,这种重复的轮回,在学佛...
凡鸟要成彩凤,寒儒要变贵人,需要的是造福于人和智慧自身相结合。 贫穷有缺衣缺食的贫穷,也有内心的贫穷两种。 一...佛陀时代,有位长者的儿子年纪大约五、六岁,占相师为他看相后,发现他很有福德,只可惜寿命太短。长者听了十分忧心...
佛在《阿弥陀经》中讲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也就是,少善根不生净土,多福德乃能成办。说到多福德,...唐朝法顺和尚,是长安万年社氏之子,又叫做杜顺,乃社如晦的族长。他在少年时代就受到随文帝的器重,每个月都赐给月...
僧先(晋飞龙山)[《高僧传》卷五]
【历代名僧辞典】
释僧先。冀州人。常山渊公弟子。性纯素有贞操。为沙弥时与道安相遇于逆旅。安时亦未受具戒。因共披陈志慕神气慷慨。临别相谓曰。若俱长大勿忘同游。先受戒已后励行精苦。学通经论值石氏之乱隐于飞龙山。游想岩壑得志禅慧。道安后复从之。相会欣喜。谓昔誓始从。因共披文属思。新悟尤多。安曰。先旧格义于理多违先曰。且当分折逍遥。何容是非先达。安曰。弘赞理教宜令允惬。法鼓竞鸣何先何后。先乃与汰等。南游晋平讲道弘化。后还襄阳遇疾而卒。又有沙门道护。亦冀州人。贞节有慧解。亦隐飞龙山。与安等相遇。乃共言曰。居靖离俗每欲匡正大法。岂可独步山门使法轮辍轸。宜各随力所被以报佛恩。众佥曰善。遂各行化。后不知所终。
上篇:竺法汰(晋京师瓦官寺)[《高僧传》卷五] | 下篇:竺僧辅(晋荆州上明)[《高僧传》卷五] |
【唯新熏种】 p1008 成唯识论二卷十页云:有义、种子皆熏故生。所熏、能熏、俱无始有;故诸种子、无始成就。种子既...
五妙欲
六种散乱
金山王
常夜灯
盘袱
五种学生差别
想知二心同异
果能变
出家简根具
九品弥陀
占察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多念无常迅速,度生死苦海

十行位的「行」指的是什么呢

【推荐】晚上不睡叫耗伤阳气,早上不起叫封杀阳气
慧律法师《业与无明》

贫穷也能变富有
恭敬得延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