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又作对告人、对告者。指佛说法之际,从听众中特选为对象者。如于般若经以解空第一之须菩提,于法华经、阿弥陀经以智...藏语之音译,意为天降节。为西藏佛教节日。传说每年藏历九月二十二日,乃释尊在三十三天为生母说法后返回人间之期,...【正见与正智】 p0504 发智论七卷十四页云:云何正见?答:尽无生智所不摄,意识相应善慧。云何正智?答:五识相应...(流派)犊子部外道也。...指希求、冀望之意。欲得乐而追求者,称为得求;欲长命不死者,称为命求;欲得正果成圣者,称为圣求;而追求世间欲乐...(术语)五种念佛之一。秘藏记末曰:三摩地念诵者,都不动舌,于心念诵。...菩萨自利利他圆满佛果的大行,也就是布施等之六度。...法性土、受用土、变化土。法性土是佛法性身所住的国土,亦即真如的理体;受用土是佛报身所住的国土,乃由佛的净识所...(人名)婆罗门名。长阿含经十五有种德经。巴Soṇadaṇḍa。...(动物)食纴婆树之虫也。涅槃经三十二曰:无智人乐生死,如纴婆虫乐纴婆树。作维婆虫者误。...【一向有乐一向有苦】 p0016 瑜伽八十七卷五页云:一向有乐者:谓在下三静虑。一向有苦者:谓在捺落迦。...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
若当来世佛诸弟子,已占善恶果报得相应者,于五欲众具得称意时,勿当自纵以起放逸,即应思念:由我宿世如是善业故,...
丁二、广释 分六:戊一、释名无分别智;戊二、释成立相;戊三、释成立因缘;戊四、会释契经;戊五、释简声闻;戊六...
成功的秘诀一向专志 阿难,法藏比丘于其佛所,诸天、魔、梵、龙、神、八部大众之中,发斯弘誓,建此愿已,一向专志...从前佛陀在舍卫国只园精舍说法时,有位年轻的比丘进城托钵,看见一位容貌端正的女子。比丘对她产生了欲念,沉迷其中...一个心猿意马、六神不定的沙弥,问释修禅师:你天天打坐入定,你能告诉我你入定以后的心理状态吗?也就是说,你在坐...
这次,我们一行到浙江大学学习,我结识了一位学友,她是一位戏曲编剧。这位编剧跟我说起了她师傅的故事,让人感叹不...
【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 这个时候,彻底了然我们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一念心性是本自清净、本自具足、...
农历大年初一到十五是中国人的大过年。在佛教的历史中,亦是非常殊胜的节日。因为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这十五天...
法和(晋蒱阪)[《高僧传》卷五]
【历代名僧辞典】
释法和。荣阳人也。少与安公同学。以恭让知名善能标明论纲解悟疑滞。因石氏之乱率徒入蜀。巴汉之士慕德成群。闻襄阳陷没。自蜀入关住阳平寺。后于金舆谷设会。与安公共登山岭极目周睇。既而悲曰。此山高耸游望者多。一从此化竟测何之。安曰。法师持心有在何惧后生。若慧心不萌斯可悲矣。后与安公详定新经参正文义。顷之伪晋王姚绪请住蒲阪讲说。其后少时敕语弟子。俗内烦恼苦累非一。乃正衣服绕佛礼拜还坐本处。以衣蒙头奄然而卒。时年八十矣。
上篇:道安(晋长安五级寺)[《高僧传》卷五] | 下篇:竺僧朗(晋泰山昆仑岩)[《高僧传》卷五] |
据过去现在因果经卷四载,佛有三种奇特之事,即:(一)神通奇特,谓佛妙应群机,现大神变,不可思议,使一切众生及诸...
对告众
拉巴堆钦
正见与正智
婆蹉梵志
求
三摩地念诵
菩萨行
三佛土
种德
纴婆虫
一向有乐一向有苦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甘心忍受消业障,业障就会消失

要远离这五种相,才是「无分别智」

净土经典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见污秽身深信无常
参不到主旨

从小裁缝到大作家

修行人要善用你的第六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