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子题:火净、刀净、疮净、鸟啄破净、不中种净、皮剥净、[利-禾+皮]皮净、腐净、破净、瘀燥净、净根种、揉[打-丁+修...(术语)戒律之行也。维摩经方便品曰: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行。...【闻等三慧差别】 p1264 瑜伽七十七卷十一页云:世尊!若闻所成慧,了知其义,若思所成慧,了知其义,若奢摩他毗钵...佛的称号,因佛是九法界之王,犹如狮子是百兽之王一样。...苦性与烦恼能障修善,故将之比喻为毒;混入此等毒之法,称为杂毒。正法念处经卷五十六(大一七·三二九下):“诸有...指计执于世间之有边际、无边际者。为古代印度外道所执六十二见中,依前际(过去)而起之邪见。共有四种,故又称四种...(一)隋末群雄纷起,太宗起而统一,建立唐帝国。为追悼伤亡之兵将,乃择昔时激战之地十处建佛寺。即:(一)昭仁寺,建...谓触为身。已正当觉。及彼同分。是名触处。又触为身增上发身识。已正当了别。及彼同分。是名触处。又触于身。已正当...(经名)一卷,姚秦佛陀耶舍译。虚空藏菩萨,从西方之胜华敷藏佛所现大神力而来。佛说其顶上宝珠之因,消一切之罪,...(书名)二卷,唐玄奘译。尊者法救作。释世友尊者之五事论。五事者色,心,心所,不相应,无为之五法也。...往生极乐净土而与诸上善人聚于一处。阿弥陀经(大一二·三四七中):“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为说法。时舍利弗、大目乾连,前诣佛所,五体投地,礼佛足已,...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
若我们如实觉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那么它们都是生起智慧可用的素材。若我们无法如实觉知它们,就会否定它...
《阿弥陀经》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又曰,彼土何故名为极乐...
佛法大海,信为能入,众生对于至极圆顿、唯佛与佛乃能究竟的净土法门,生信尤难。而信在净土法门的修学中又起着关键...1、忍得住孤独 人生想要获得成功,必须忍得住孤独,尤其是在创业之初,很多时候为了达成目标,可能别人在休息时,我...
一、惭愧的意义 惭愧,是惭与愧的并称,即对已犯的错误生起羞耻或内疚之心。《俱舍论》云:自省所造之罪恶而感羞耻...可以让我们获得富贵的四种修法: 一、应时行施 是指应该在一定的时间内为布施的行为。譬如冷时,我们为无衣者布施衣...
学习佛法要懂得佛法有两条根本规律:一条叫法从缘起,一条叫果从因生。这两条规律是千经万论共同阐明的根本大法,是...
虽然绝大多数人并不相信佛教六道轮回理论,可许多人在亲人死亡时的习俗,却与佛教的道理有相同之处。比如相信人有灵...
慧光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慧光】俗家姓杨,定州长芦人,十三岁随父至洛阳,从佛陀扇多出家,时人称之为圣沙弥。初习律部,四年后讲摩诃僧祗律。菩提留支与勒那摩提译出《十地经论》,慧光参照梵本,悟其奥旨,在相州南部弘扬地论,以勒那摩提学说为宗,形成相州南道派,慧光为该派初祖。北魏末,于洛阳任国僧都,后奉召入邺城,改任国统,东魏天平四年(五三七)示寂于邺城大觉寺。
上篇:慧心所 | 下篇:慧沼 |
(术语)如来之别名。过去之诸佛如从生死去于涅槃中之义也。又乘真如之道而往于佛果之义也。大日经疏一曰:梵本云但...
净生种法
律行
闻等三慧差别
人师子
杂毒
边无边论
十大寺
触处
虚空藏菩萨经
五事毗婆沙论
俱会一处
【大藏经】佛说月光菩萨经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把每件事物都拿来修行

吾人所居之世界,具足无量诸苦

彻悟大师「十信」解读
人生的十度修炼

惭愧心与七圣财
获得富贵果报的四种修法

法从缘起,果从因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