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天名)辩才天之异名,其妃曰辩才天女,密教以为胎藏界金刚部院之一众,显教谓为妙音菩萨。法华妙音菩萨品说之。大...(杂语)呗匿之略。梵音之歌咏也。...天台宗所立之教说。天台宗自谓以圆顿之妙觉,一心信行,则可于现世中自凡夫位跃登妙觉之佛果;而谓三论、唯识等他宗...(术语)法性清净,本离烦恼之漏垢,故云无漏。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无漏法性之妙身。...(杂语)心念佛而空不放念之意。法华经普门品曰:我为汝略说,闻名及见身,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彼过患相】 p0800 瑜伽七十八卷二十三页云:彼过患相者:当知卽彼诸障碍法所有过失;是名彼过患相。...禅林用语。谓“一”如尚未结束,其次之“二”则不来;禅林中每用以表示自然而然之道理。[五灯会元卷十七黄龙慧南章...【火灾】 p0372 瑜伽二卷六页云:云何火灾能坏世间?谓有如是时,世间有情,寿量无限。从此渐减,乃至寿量经八万岁...(明王)译曰甘露瓶。常略名军荼利明王,五大明王之一。...(一)同一因行之意。即谓一切众生悉具佛性,故以此同一因行皆能到达涅槃。如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二之说,一切众生悉有佛...1、超出一切色相意识的境界,亦即小乘的涅槃。 2、非空之空,空而不空,谓之真空,这是大乘至极的真空。...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金光明最胜王经...这一期念佛七明天就圆满了。为了便于大家讨论,今天提前总结一下。 通过几天的念佛,大家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对于...
《与大兴善寺体安和尚书》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大家下午吉祥。 万法皆是因缘,此起彼伏,相续不断。今天我们以法缘...
在这里我们要介绍一件真人真事。这是一位新加坡华侨李木源居士 (现任新加坡净宗学会居士林林长) 相信佛力的感应。他...
傍晚,某某法师与一些信徒,近十人上承天寺请示老和尚,在大殿外,一行人顶礼老和尚后,某某法师对老和尚说:出家以...何谓戒律?戒是有所不为,用来防非止恶:律是有所当为,是我们行为之法则。今期要讨论的是二千多年前,佛教从印度萌...身为佛教徒,对祸福吉凶,要抱著何著心态来正见它?对风水地理,又该存何种态度以待? 身为正信佛教徒,若遭遇到祸...
在西方传播学中,一些研究媒介的学者把电视观众称为沙发上的土豆,因为电视观众就是坐在沙发上拿着遥控器,看着方盒...
昔日,佛在摩竭陀国成就圣道,有许多修行之士聚集而来。有的行者住在山上洞窟内潜修,随四时节气变化而思惟观察。当...
灭类忍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灭类忍】谓观欲界灭谛之后,复观上二界灭谛,生无漏法忍,是欲界灭法忍之流类,是名灭类忍。见《三藏法数》。
上篇:灭尽定 | 下篇:灭类智 |
大乘修道的过程,在三贤和十圣(即十地)的中间,尚须经过四加行,作为晋入初地的准备。所谓四加行,即修四寻思观,...
妙音乐天
呗
一生入妙觉
无漏法性
心念不空过
彼过患相
一不去二不住
火灾
阿密哩多军荼利明王
一因
真空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昌臻法师《正助双修与理事双修》

宏海法师:净土三篇

【推荐】李木源居士的故事--癌细胞变功德林

越是在修行的人,那些罪业越是会现形
佛教的戒律在当今时代
佛教徒对风水地理,该存何种态度

信息时代的修行违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