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梵名 Bāni。为古代中印度羯若鞠阇国(即曲女城国)之大臣。又称辩了、辨了。据大唐西域记卷五载,羯若鞠阇国国王为...梵名 Buddhamitra。资料上载为付法藏第八祖或九祖,后世定为第九祖。又作伏驮蜜多、佛陀蜜多罗、佛陀蜜。意译觉亲。...(术语)清净之法眼也,法眼为五眼之一。小乘之声闻于见道观见四圣谛,大乘之菩萨于初地观见二空之理之智也。无量寿...一言者,谓圭峰宗密禅师读圆觉经未终其卷,于一言下豁然开悟,乃知自心即是佛心,定当作佛,故疏序(大三九·五二四...(一)原名“一切经音”,北齐道慧撰,久佚。其书名首见于大唐内典录,原无“义”字,然后世如清代阮元之揅经室外集等...(术语)安乐之邦土,称西方之极乐世界。天台观经疏序曰:夫乐邦之与苦域,金宝之与泥沙。天照弥陀经疏序曰:一乘极...(术语)又云上衍。大乘之异名。世亲摄论一曰:如是三藏下乘上乘有差别故,则成二藏。...(天名)此天在欲界。智度论十曰:爱身在六天上,形色绝妙。故言爱身。...亦名:克漫 行宗记释云:“克唯有一,漫通大小。克即训定,漫犹遍也。”(戒疏记卷五·一九·一六)(请参阅附录二...子题:增减说戒、强和合说戒 行事钞·说戒正仪篇:“(一、引缘显相)四分,为外界[斗@斫]诤比丘来。佛令 增减说戒...(一)印度人。为护持护法菩萨之居士。护法乃六世纪中叶之南印度人,为印度后期大乘佛教史上之重要论师,被尊为唯识十...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龙藏本)...僧伽吒经...
蕅益大师倡禅教律三学一源之说,三学之结穴归根则在念佛一门。念佛三昧名宝王三昧,三昧中王,凡偏圆权实之种种三昧...鹤林玄素禅师,俗姓马,时人皆称他为马素,后来的人更模拟马祖道一禅师而称之为马祖,可见其知名度似乎与马祖相等。...人生有太多的缺陷,我们学佛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清除人生的种种缺陷。人生的缺陷有三种是最根本的,那就是:惑、业、苦...
有一部经《禅秘要法经》,有一位叫禅难提比丘,他问佛说:无量劫以来的罪很多,世尊能不能方便告诉我一个灭罪的方法...
问: 我是初学者,与净土有缘,听了您的开示后知道了如何修学。目前念佛能摄心,这样是否算初具信愿? 大安法师答:...问: 我学佛之前婚姻并不如意;现有心与丈夫和好,但他则冷淡对待,当如何面对此事? 了幻法师答: 你可试着用下面...平旦寅 狂机内有道人身 穷苦已经无量劫 不信常擎如意珍 若捉物 入迷津 但有纤毫即是尘 不住旧时无相貌 外求...我们皈三宝,坚定信仰,尽形寿修学佛法,一定可以改善自己的命运。但何谓命运,是谁主宰人的命运,又应该如何去改善...
智波罗蜜多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智波罗蜜多】为十波罗蜜多之一,修唯识行,入修道位,修十种胜行,十胜行即是十波罗蜜多,其中第十即是智波罗蜜多,此有二种:变受用法乐智,就是由六度所成立的殊胜妙智,于佛大集会中,变化种种受用法乐,是为自利。二、成熟有情智,就是以此妙智,使有情由善因而成熟为果,而解脱生死,是为利他。参阅‘十波罗蜜多’。
上篇:智周 | 下篇:智增悲增 |
五逆之罪人,于临终时依善知识之教,称念十声南无阿弥陀佛,即可往生极乐。此乃出自观无量寿经之下下品及无量寿经卷...
婆尼
佛陀蜜多
清净法眼
一言
一切经音义
乐邦
上乘
爱身天
犯罪心有克漫
说戒增减不得至三
玄鉴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念佛法门总持一切妙法
接受佛心
净慧法师:人生的三大缺陷

《禅秘要法经》中的念佛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