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凡三卷。唐代孟献宗撰于开元六年(718)。又称金刚般若经集验记。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九册。为受持金刚般若经之各种灵...(人名)梁傅大士,婺州东阳县人。故称为东阳大士。止观义例曰:东阳大士,位居等觉。义例随释五曰:言东阳者,古东...(术语)唯识论说万法为识之所变而谓八识为能变。此有三种,...【有慧有三障】 p0550 辩中边论上卷十二页云:有慧者,谓菩萨。于了此性,有三种障。一、阙正行,二、鄙者共住...谓根机纯熟而堪受圆教之闻法。在天台宗中以圆闻为十信位之前、观行五品之初。若广泛言之,则“名字即”以上之闻法皆...(经名)法华经卷五最初之品名。记释迦如来往昔为闻法华经,奉事今提婆达多前身阿私仙人之事。又记提婆达多今虽为三...禅林用语。又作半合半开。本为佛学教相判释之用语,开,为表诠(表显)之义;合,为遮诠(舍遣)之义。于禅林中,常...(人名)禅宗第二祖慧可之本名。...(物名)明月珠也,又曰明月摩尼。宝珠之光如明月,故名。此珠有澄浊水之德。涅槃经九曰:譬如明珠置浊水中,以珠威...成立世界的五轮之一。...梵语 kalpa,巴利语 kappa。音译劫波、劫跛、劫簸、羯腊波。意译分别时分、分别时节、长时、大时、时。原为古代印度...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弘法宜持论公允,理事圆融,不可偏执,不可意气用事。净土法门是一代时教的特别法门,胜异方便,然与通途法门并非冰...
问: 请问法师,现在信佛的人大多是以净土为最终的归宿,可是念佛者很多,而往生者却很少,这不是与万修万人去的净...
依报随着正报转,如果有十朵花,那就只会吸引十只蝴蝶,如果有一千朵花,可能就会吸引一万只蝴蝶,花多蝴蝶多。同样...
有福之人的三要素,也就是仁、智、勇。 第一个要素就是仁。 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这一句是讲心量大的人...第一篇 四大菩萨与阿罗汉 其一 中国四大菩萨 中国佛教有四大名山,是四大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代表中国佛教的特质。...
《心经》里有一句心无挂碍,意思是内心没有任何的牵挂和负担,这个境界很不容易达到。人来到这世上,总是有所追求的...
修行以后,不要贪面子,世俗人为了面子,很容易造恶业。比如说婚嫁、丧葬、生日,为了面子请客,就大开杀戒。 印光...
古德有一本书,叫《念佛法要》,近现代的居士编的,他里面讲到一个故事说,在清朝,有一个钱翼山的居士,这个居士一...
善心所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善心所】六位心所的第三位,计有十一种,即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何谓善,随顺法理,于此世他世顺益于自他者,谓之善;反之,于此世他世损害于自他者,名不善。故以上十一种善心所,赅括世出世间一切善法,其自体远离一切秽恶,而聚集一切功德。见《成唯识论》卷六。参阅‘十一善’条。
上篇:善心 | 下篇:善因 |
为我国天台宗鼻祖北齐慧文之住处。河指河北,淮指淮南。摩诃止观卷一上(大四六·一中):“南岳事慧文禅师,当齐高...
金刚般若集验记
东阳
能变
有慧有三障
圆闻
提婆达多品
半开半合
僧可
明珠
水轮
劫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修净土后不读其他经律这样对吗

【推荐】现在是念佛者多,往生者少吗

【推荐】在生活中积累福报原来可以这么简单

有福之人的三要素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任你有多大能耐,也留不住这三样东西

世俗人为了面子,很容易造恶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