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密教护摩法之异名。火,指火法,即护摩法。吽(梵 hūj),为净菩提心之种子,表菩提心实相之智火。以智火烧尽无明...梵语 mithya-jīva,巴利语 micchā-jīva。八邪行之一。指不以正道而以邪曲之方法生活。全称邪活命。比丘如为得衣...指断尽烦恼的阿罗汉。...宝手,梵名 Ratna-pāni,音译啰怛曩播抳。又称宝掌菩萨。位列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荼罗地藏院九尊中之第六位。此菩萨以...(人名)字子元,号无学,宋庆元府人,年十四至径山参佛鉴,年十七有所省悟。佛鉴寂后,遍历诸处。年三十六,了然大...【四种因缘于法无我能到究竟】 p0470 瑜伽九十卷十三页云:复次由四因缘,于法无我,能到究竟。谓一切法皆无我者:...(术语)Nṛsiṁha,佛之称号。佛于人中最勇雄,犹如师子也。智度论八曰:佛名人师子。...凡三卷。唐代道宣撰。又称集神州塔寺三宝感通录、东夏三宝感通录、东夏三宝感通记、三宝感通录、感通录。收于大正藏...(物名)欲使永知死人之功绩,以其事迹或赞辞等刻于石等,建之于众人共见之处者。...蒙语“召”字,意即寺。位于绥远包头东北约五十公里之五当沟中。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面积两万多平方公尺...(譬喻)智慧之城郭。譬佛果也。教行信证二曰:令诸群生入智城。...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出家功德经...
生死炽燃,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佛说八大人觉经》 生死轮转...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佛说八大人觉经) 如果没有智慧的观照,我们会...
菩萨的律仪戒跟声闻戒也有所不同,我们说明一下。这个律仪戒,你菩萨犯到,严重的话是会失戒体的。所以你刚开始修行...在佛法的修行方法中,有一种因缘观,能帮助我们转变观念、破除执着,做出正确的决定,避免被七情六欲所困。 当我们...有一位长年住在山里的印第安人因为特殊的机缘,接受一位住在纽约的友人邀请,到纽约做客。 当纽约友人引领着印第安...
古云:学道犹如守禁城,紧把城头战一场。不受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是黄檗禅师说的,前后四句,有二种意义...
摄心念佛,欲得速成三昧,对治昏散之法,数息最要。 凡欲坐时,先想己身在圆光中,默观鼻端,想出入息,每一息默念...问:法师常劝人遇到困境时,要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其中最难的是放下,大部分人一旦忧虑,就是时时担心...
无嗔心所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无嗔心所】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十一善心所之一.逆境当前,不生恚恨之心,谓之无嗔。《成唯识论》曰:‘云何无嗔,于苦苦具,无恚为性,对治嗔恚,作善为业。’苦者三苦——苦苦、坏苦、行苦,苦具,即生苦之因。对于苦及生苦之因,不起嗔恚之心,于诸有情,常存慈愍,曰无嗔。见《成唯识论》卷六。
上篇:无余依涅槃 | 下篇:无质独影 |
禅林用语。扬州为我国货物集散之商业中心。此处转意谓坐于室内,即能行如扬州之繁荣的商业买卖,以喻衲僧之自在妙用...
火吽
邪命
僧宝果
宝手菩萨
祖元
四种因缘于法无我能到究竟
人师子
集神州三宝感通录
碑
五当召
智城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发愿生西方,永脱生死轮转之剧苦

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悭惜财法戒」这个戒很重要
圣严法师《`因缘`就是自然现象》
你们专注的是钱

不受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