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术语)五欲污身如尘坌,故云尘,又欲者六欲,尘者五尘。无量义经曰:微渧先堕,以淹欲尘。智度论十七曰:禅为清净...(术语)又作阿伽,Arghya之略,译曰水。名义集二曰:阿伽,此云水。但内典特指奉佛之水而言。即于水入香花者。大日...一切烦恼,由其生起之相上说,分为二惑。 一、见惑 谓意根对法尘,非理筹度,起诸邪见。如外道之计断计常,乃...谓以持戒之功德,往生极乐净土。观无量寿经举出欲生极乐国土者,当修三福,其中第二福为(大一二·三四一下):“受...罢讲,指经文等之讲义结束;一般教家之人参禅有省悟,即罢讲教而设斋供养僧众,称为罢讲斋。虚堂和尚语录卷一(大四...(譬喻)识之不实,譬如幻化。性灵集八曰:识幻构三有狱。止观一曰:行城识幻。...(名数)以香譬五分法身也。一戒香,二定香,三慧香,四解脱香,五解脱知见香。...系我国民间流传之辟邪神,彼立誓捉邪鬼。又称钟馗大臣、钟馗神、早馗。相传唐玄宗卧病时,梦见终南进士钟馗捕食小鬼...云何出世?几是出世?为何义故观出世耶?谓能对治三界,无颠倒无戏论无分别故,是无分别出世间义,能对治三界者,谓...【研求】 p1039 瑜伽八十九卷八页云:现行遮逼,有所乞丐;故名研求。...缘觉乘已得涅槃果,而安住之,无更进求佛果之心,称为住果缘觉。对此,各宗说法不一,小乘及大乘中之法相、三论等权...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
正上班时,婆婆打来电话说家里来了客人,问我能不能回家吃午饭。 当时手头正忙着呢,实在走不开。但是中饭不能不陪...
前几天听一位同事讲了他姑姑的故事。 姑姑在昆明做生意,在老家公路边买了一块宅基地,请人给看一下风水及建筑规划...
我们不要以为这些飞禽走兽、海里生物、家养牲畜就理所当然地应该被人类吃,不是这样的。出于慈悲心和孝顺心,我们应...佛教中任何仪式都具有一定的表法意义,开光也不例外。 我们众生从无始以来,受到无明尘垢的污染,而不能彻见诸法的...
真实用功办道的人,首先要明了佛法的道理,尤其是参禅的人,应该清楚明白参禅用功的路头,换言之,知见一定要正确,...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是一位朋友在几年前讲的,我却一直记得: 刚参加工作时,他独自一人在一个陌生的小城,每天下...中国汉地佛教徒茹素的传统 当佛教从汉代开始传入中国时,来自天竺(印度)的僧人们就像我们今天见到的南传佛教的僧...
《临终三大要》作于民国十九年,即一九三○年,这篇文稿完全是从印光大师的真实心里面流现出来的,文句直白,义理幽...
掉举心所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掉举心所】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大随烦恼心所之一。掉举是心不安静,妄动浮燥,障碍禅定。《成唯识论》曰:‘云何掉举,令心于境不寂静为性,能障行舍奢摩他为业。’奢摩他者为‘止’,即是禅定。见《成唯识论》卷六。
上篇:粗陈体义支 | 下篇:惛沉心所 |
【法体虽有不可取相】 p0765 瑜伽六卷四页云:我今当说虽复是有;不可取相。谓或有远故,虽有而不可取。又由四...
欲尘
阏伽
二惑
戒门往生
罢讲斋
识幻
五分香
钟馗
出世
研求
住果缘觉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推荐】最尊贵的客人是父母

两家人的兴衰

吃素的原因来自两个最起码的认知
佛像开光的表法意义

参禅人在修行中会出现的种种境界
那个总担心你吃不好饭的人
食素与食肉之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