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爱尽】 p1201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二页云:言爱尽者:谓不希求未来事故。 二解 瑜伽八十五卷十页云:于断界中、一切...亦名:自然界众法唯局结界对首心念并通 行事钞·通辨羯磨篇:“四种自然。羯磨法中,唯作结界一法,是僧执御。已外...(经名)佛说华手经,十卷,秦罗什译。有三十五品,因华德藏法王子之请问而开演大法。经中说他方来之菩萨以华作佛事...(名数)如来有七种之无上:一、身无上,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也。二、道无上,以慈悲之道利一切之众生也。三、见无上...(1151~1214)南宋僧。四明(浙江鄞县)人,俗姓王。字达先。号石芝。十八岁受具足戒,先从具庵强公,次谒云庵洪公...凡种与圣种。据法华安乐行义载:(一)凡种,指凡夫之人,不能觉了,随业受报,轮回生死,相续不断,故称凡种。(二)圣...1、平等的意思。 2、内德外相平等的意思。 3、本誓的意思。...(一)藏名 Hdsin-bye。密教十二火天之一。其形如秋夜之月,光晖照明,其像住于吉祥圆轮中,身着鲜白衣,以珠鬘严饰。...梵名 Sajkusumita-rāja-tathāgata。音译三句苏弭多罗惹怛他誐多。又称为娑罗树王华开敷佛、开敷华佛、华开敷佛。...(杂语)唐韵曰:许物切。玉篇曰:忽也。与忽然同。...子题:初篇四戒皆重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所以约制者,然则无漏圣道,非凡所证,由未得故,冒假虚谈,自言已证;...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及天龙夜...(印光大师校印版本)...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
戒法跟善法的差别。这是论它的性质,要是讨论它所成就的,它的作用的差别。如《阿含经》当中讲到:受三皈依,守持五...出污泥而不染是荷花的四品质之一。也是荷花最动人的地方。佛教之所以特别崇尚荷花,也在于荷花的高洁。 但是,荷花...
谦以待人,放下人我心 我以谦往,彼必以和来,大率家庭不和,都因不关紧要之小事较量而起。能放下人我心,自可不和...有一位比丘,自出家以来,父母从未曾放弃说服他还俗,一再以亲情及丰厚的财富试图动摇他求道的信心。而他自己也一直...
我们从因缘果报的角度來观察生命,发觉生命有很多的差別相:有些人现男众的身相,有些人现女众的身相。这些男女的身...流水是微妙的,虽然有许多卵石围堵着,水还是能够绕过那些卵石,慢慢曲流而下,如此的情景让人感叹:人有时候不如水...盗戒很微细,比方生意人,同人家讲好的样本是值十块钱,到交货的时候,你拿七块钱的货品充十块钱,这就盗了三块钱。...
刹那灭俱有,恒随转应知,决定待众缘,唯能引自果。 大乘佛法一再强调,宇宙万法的生因是阿赖耶识的种子。身为宇宙...
理在绝言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理在绝言】谓真理超越言语思虑。或谓道理之存在,无法用言语说明。理,为‘事’的相对,为宇宙森罗万象之事法的本体,乃平等一相之理性真如。以其超越凡夫相对性知识,故无法以言语、文字表达。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即同于此意。
上篇:理性 | 下篇:理唯识 |
【上品道】 p0231 瑜伽一百卷二十一页云:上品道者:谓能对治下品烦恼。...
爱尽
摄僧自然界众法唯局别法并通
华手经
七种无上
宗晓
二种
三昧耶
行满
开敷华王如来
欻尔
大妄语戒制意
【大藏经】佛说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持戒与作善,功德果报天壤之别
荷花与污泥

家庭和睦之法
战胜自己

有三种「火」在干扰我们的生命
人的执著从何而来呢
妙莲法师:盗戒微细须防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