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阿毗达摩俱舍论》(略称《俱舍论》),是世亲早年还未信仰大乘佛教时的著作。世亲为公元第五世纪顷北印度犍陀罗人,...人类的感官与外界接触时所产生的感受。受有三种,即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术语)圆顿戒也,以名天台家所传之大乘戒。法华玄义四曰:佛戒即圆戒也。【又】南山大师称四分律宗分通大乘之戒为...又作学者、学人。指从师受业之人。于禅宗指学道修禅者。与学生、弟子、门人等语意相同。[俱舍论卷一、大乘法苑义林...(故事)罗什弟子道生,讲涅槃经,立阐提有佛性之义,不答于众,入平江虎丘山,竖石为听众,讲涅槃经,至阐提有佛性...即配合各种根性,适时施与适当之化益之意。诸经说法之所以不同,系因应众生根机之不同,而施与化益之善巧方便。智顗...谓天然而不假造作之真理。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大四六·一四三下):“理非造作,故曰天真。” p1356...(1606~1665)明末清初临济宗僧。或称行谧。古渝(河北)昌州人,俗姓金。号二隐。幼时即入本乡之文笔峰卧佛寺出家...华严家与天台家将法华经譬喻品火宅喻中所列举之羊、鹿、牛等三车比喻为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而将另一之大白牛车...(术语)分析诸法或了因缘之生义,悟入诸法实性无之真理也。此中分析诸法,初知空理,为析色入空,小乘人之空观也,...乃日本十大寺中所供养之密藏陀罗尼之百万小塔。据续日本纪卷三十载,天平宝字八年(764)平定惠美押胜之乱,孝谦天...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众中,颇有菩萨摩诃萨,得是三昧,亦得...
临济禅师将圆寂时,曾开示弟子道:我入灭后,你们不可将正法眼藏也随着灭却! 座中三圣惠然禅师听后说道:身为弟子...光绪八年(1882)农历十月,陕西兴安府(今安康市)双溪寺印海定律师传戒,特派职师来湖北竹溪县请莲花寺的知客师去...
原文: 若一味说无相话以为高,则资性稍利者,看得两本经论,记得几则公案,即便能之,何足为难! 且汝既了彻自心,...
【尔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问地藏菩萨摩诃萨言。所说至心者。差别有几种。何等至心。能获善相。地藏菩萨摩诃萨言。善...
佛像落成后,择日致礼而供奉之,谓之开光。亦曰开眼,或曰开眼供养。佛说一切如来安像三昧仪轨经曰:复为佛像,开眼...【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亿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左国诸记可观也。】 春秋时代的大夫看见人的言语动作,推测他的...
我们看看,讲到出世的圣人,佛陀也给他一些建议: 非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尽。 这个地方讲到...在佛学中,本没有什么宗派,因为末法时期,众生根器薄弱,智慧不及从前。所以修行方法必须有所选择。佛说:末法时期...
根所取色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根所取色】五根所取之色,即色、声、香、味、触五尘。
上篇:根性 | 下篇:根缘 |
【有欢喜】 p0541 瑜伽九十二卷十五页云:从有喜乐已后,乃至未得,有彼多住作意思惟。设复已得,而未受用;于...
阿毗达摩俱舍论
受
圆戒
学徒
竖石听讲
当机益物
天真
本谧
四车家
入空
百万塔
【大藏经】解深密经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大藏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觉悟不能代替
印光大师的受戒师父印海律师

蔑视佛国往生,可谓欺天诳人

至心到这种程度,就能获得善相

佛像是否要开光才会灵验?
人在福祸快要来时,观察他的举动,决定能事先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