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系善财童子参访五十五位善知识之第二十三,乃楼阁城之船师。又作船师、自在海师(梵 Vairocana,谓于佛法海、生死海...(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千手观音之念诵法。...比喻情势之神速、猛烈。五灯会元卷七(卍续一三八·一二七下):“此事如击石火,似闪电光,构得构不得,未免丧身失...(杂名)译曰一切烦恼。见大日经疏十。梵Sarva-klesa。...法藏,本是康居国人,他祖父侨居长安,因而以康为姓。他生于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十七岁时,入太白山求法。后来...对“心所法”而言,指六识或八识之心王。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七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界名)即兜率天。欲界诸天之一。其义为妙足。亦译知足。谓此天人。于五欲皆知足也。...梵语 yuganaddha,西藏语 zuv-du hjug-pa。又作双运。yuga,一对之意;naddha,结合之意。佛教(尤以怛特罗佛教)常...亦名:丰谷 济缘记·释疏序:“丰德寺在终南之丰谷;准僧传本号丰谷;后因智藏法师居之,故改为丰德耳。”(业疏记...梵名 Brahmā。音译婆罗贺摩、没罗含摩、梵摩。意译清净、离欲。印度思想将万有之根源“梵”,予以神格化,为婆罗门...(一)即懈惰怠慢,意谓不热衷于从事某项事物。又有懈怠憍慢之义。 (二)懈慢界之略称。又称懈慢国。即欲往生阿弥陀佛...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龙藏本)...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问: 我们有些同修很喜欢大谈感应,或讲些预知,问灾难,请问是否正修?请开示。 大安法师答: 还是要建立一个正确...
1、黄豆含蛋白质40%左右,在量和质上均可与动物蛋白比美,所以黄豆有植物肉及绿色乳牛之誉。黄豆蛋白质中所含必需氨...
在净土法门的修行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就是我们佛教徒的信仰素质是不够的。所以净土弘法的第一步就是要推广佛学基础...
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的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想给大家讲一个主题,叫做契理契机。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因材施教...
《印光法师文钞》原文: 十五一函接到,知徐老太病已大有起色。凡临终人,神识昏乱。若服大悲水,或香灰水,大悲米...
昔日佛在毗耶离城甘梨园时,比丘们观察到此地平正庄严,人民生活富饶,物产丰沛,五谷丰收,生活所需不虞匮乏,但人...1。甜酸苦辣尝遍,方知清淡滋味最美;万水千山走过,才见本地风光绝佳。 2。玩得转,脱得开,世出世间大智慧;拿得...
我们凡夫众生的心是生灭心,它有几个特点: 第一是攀缘。 我们的心是没有一刻宁静的,叫心猿意马,它必然要到处跑的...
能所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能所】二法对待,其主动的一面称‘能’,被动的一面称‘所’。亦即有为法之造作,主体的一面称能,客体(对象)一面称所。如心识缘境,心识为能缘,尘境是所缘。阿赖耶识储藏万法种子,阿赖耶识是能藏,种子是所藏等是。
上篇:能作因 | 下篇:能取所取 |
(地名)旧云南阎浮提,新云南赡部洲。阎浮者,即赡部之树名,提者,洲之义,此洲中地有赡部树,故以为洲名,在须弥...
婆施罗
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修行仪轨经
闪电光
萨婆吃隶奢
法藏(643—712)
识心
兜率陀
双入
丰德寺
梵天
懈慢
【大藏经】六度集经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安法师:讲预测和问灾难是否正修

黄豆的营养价值

净土弘法的第一步

契理契机,找到适合自己的法门

念佛之功德殊胜

生命危脆不能长久
禅话禅理30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