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据大宝积经卷十三密迹金刚力士会举出,菩萨为化导众生,必先入于禅思、智慧、总持、辩才等四事之法门,即:(一)入禅...【邪解脱欲无明漏】 p0673 瑜伽六十四卷十八页云:略由五相,立邪解脱欲无明漏。一、有想论者,由有想论门,生...【一向有乐一向有苦】 p0016 瑜伽八十七卷五页云:一向有乐者:谓在下三静虑。一向有苦者:谓在捺落迦。...(术语)十六神我之一。谓人身中有能知事物者,是神我之体也。...(动物)Sāiasa Kāraṇḍa(Dual),二鸟名。丽本之涅槃经三,作娑罗娑鸟迦邻提。宋,元,明三本之涅槃经三,作...(书名)根本之律藏也,如来灭后结集三藏之时,优婆离比丘于一夏九旬之间,八十番诵出之,故名八十诵律。至其后四分...【如理行】 p0575 法蕴足论二卷十二页云:如理行者:谓八支圣道、名为如理。佛弟子众、于此中行名如理行。又世...(杂语)释迦云华藏世界。弥陀云极乐世界。大日云密严世界。三名虽异其实为一处也。...(杂名)轮者圆满之义。又佛之光明有碾摧众生烦恼之用,故譬之曰轮。赞阿弥陀佛偈曰:解脱光轮无限齐。...二智之一。又作权智。为“实智”之对称。指熟达方便法之智。亦指行善巧方便之智。据大乘义章卷十九载,了知三乘权化...【显相分别】 p1467 世亲释四卷十七页云:显相分别者:谓眼识等、幷所依识、显现似彼所缘境相、所起分别。有所分别...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大佛顶首楞严咒...
佛教的经典和论着浩瀚如海,其数量更是数不胜数。随着古德对经典的理解角度不同,所体悟的修持方法和理论也千差万别...一位古董商有一次在一处僻静的穷山村里,发现了一个老式红木旧柜子。惊喜过后,开始动了心思。他先与柜子的主人闲扯...
感应有四种:显感显应、冥感冥应、显感冥应、冥感显应,它有这四种。这四种是谈我们宿世的善根和今生的情况。 显感...
(第一讲) 今天学人跟大家共同学习的主题是佛教的《忏悔法门》。在讲这个主题之前,我们先简单说明为什么要修习忏...问: 师父,你好,能不能给看看我的前途是好是坏啊? 慧广法师答: 不要问这些。因为任何前途,都是自己奋斗努力而...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位从战俘营逃出来的人,战后去拜访同窗的难友。 他问难友:你原谅那些残暴的家伙了吗? 难友说...有学僧问寂室禅师道:请问老师!在禅门中,应该具备些什么条件,才能进入禅道? 寂室禅师回答道:狮子窟中无异兽,...
总而言之,大白牛车的启动,我们讲过有三个次第:安住、观照、发愿。先安住一念清净心,观照十如是,发起菩提愿。 ...
相应五义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相应五义】心所与心王相应,有下列五义,称相应五义,亦名五义平等:一、所依同:心王与心所同依于一根,方得相应。如眼识心所,与眼识心王同依于一眼根。耳、鼻、舌、身等亦然。二、所缘同:心所与心王俱缘一境,曰所缘同。三、行相相似:心王心所各自有其固有的性能,但以‘相似’故,如眼识心王心所同缘青色时,王、所之相分即各别变作青色之相分。四、时同:王、所俱时而生,无有先后。五、事同:事字在此处是‘体’义,于一聚相应心王心所中,如心王自体是一,心所亦各各是一,如眼识一聚相应的心王心所,眼识心王是一,则触、作意等心所其体亦各各是一,例同心王。事实上,亦绝无一法,于一时中有二体并转者。五义平等之说,见《瑜伽师地论》。
上篇:相应 | 下篇:相应因 |
(物名)金刚墙之别名也。为真言法之结界,交立三钴金刚,而观想为周遍四方结界修法之坛场也。...
菩萨四事入法门
邪解脱欲无明漏
一向有乐一向有苦
知者
娑罗迦邻提
八十诵律
如理行
华藏与密严
光轮
方便智
显相分别
【大藏经】百喻经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五个方面分析「无我」的含义
贪婪的代价

感应有四种

净界法师:忏悔法门
如何看前途是好是坏
跨越心灵的栅栏
学禅者应注意的十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