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恶缘者,谓诱我为恶事之外界事物,是谓恶缘。...(杂语)药师如来十二愿中第九愿之愿意也。曰:若堕种种恶见稠林,皆当引摄置于正见,渐令修习菩萨行,速证无上正等...【俱住法】 p0926 品类足论六卷十五页云:俱住法云何?谓有为法。有住相故。...(物名)Matṛgrāma,译曰母村。玄应音义二十三曰:梵言摩怛理,此云母,伽罗摩此云村。...(界名)虚空藏菩萨经谓虚空藏菩萨之本土为西方之一切香集世界,大集经十二虚空藏菩萨所问品谓为东方之大庄严世界。...佛三十二相之一,佛舌广长,而且柔软红薄,能覆面至发际。...(术语)檀者布施行。兴者与福。为施行而兴福果也。...指小乘戒为偏渐,而非如大乘戒之圆顿。盖小乘之戒,功德不圆满,故为偏;非顿成佛之法,故为渐。(参阅“小乘戒”9...梵语 navāvga-?āsana,巴利语 navavga-buddha-sāsana。又作九分教、九部法。略称九经。为佛经内容之九种分类。九...(术语)大日如来将说金刚炽盛光明佛顶自在十字真言,先使尽虚空界成为一甘露焰鬘之三昧也。大妙经曰:于是如来入妙...全一卷。西晋法炬译。此即中阿含行欲经。内容记述给孤独长者分别说明求财与受用之胜劣不同。此处之“淫”,非指色欲...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龙藏本)...
我们这些业力凡夫,好像感知不到弥陀的光明,所以无碍里面却有碍了。这个有碍是来自于我们众生这边:由于我们业障深...
佛法是不二法门。怎么叫不二呀?《心经》大家都会背诵吧?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关键就在这个即字,当下就是的,没有...有人说,现在的世界是修罗世界。修罗的特性是什么?就是嗔心重。据佛经说,嗔心重的修罗,专喜与帝释斗争。所以斗争...人们常把寺院和庙宇混为一谈,其实它们是两回事。寺院虽然已中国化了,但毕竟是外来的,是专门供佛、敬佛的道场。佛...
临终关怀是一种比较人性化的世间法,陪伴临终人度过生命最后的时光,让一个生命减少临终前的疼痛,死的尊严而安详。...
彻悟大师曾经写过一个偈子,这个偈子前面两句是:说着莲邦雨泪垂,阎浮苦处实堪悲。世出世间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念佛法门,是后世最有效的修行方法:诚心念佛一句,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佛是绝对不会骗我们的,因为妄语(乱说...
到圆通寺的大殿拜怫,在我右边拜佛的是一位中年的妇人,很虔诚地在那里顶礼。 我也专心地拜着佛,突然听到右边传来...
离言中道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离言中道】为‘言诠中道’的对称。唯识宗立二重中道,其中,就言诠而论中道之旨者,称为言诠中道,亦即于世俗门中论法之或有或无;反之,于胜义谛中以断绝思虑言诠为非有非无之中道者,则称为离言中道。参阅‘二重中道’条。
上篇:湿生 | 下篇:离垢地 |
为密教阿阇梨所传曼荼罗、胎藏图像中,列于遍知院之菩萨。其形像为右手置膝头,覆垂向下,结触地印,左手置胸前持花...
恶缘
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俱住法
摩怛理伽罗摩
大庄严世界
广长舌
檀兴
小乘偏渐戒
九部经
妙金刚大甘露军荼利焰鬘炽盛大三摩地
伏淫经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弥陀光明没有障碍,为何我们感知不到

圆瑛法师为什么能从禅堂里穿门而出
宽严法师:六度与生死轮回
寺院和庙宇是一回事吗

临终助念必须谨记三大要点

说着莲邦雨泪垂,阎浮苦处实堪悲
坚持念佛定能改变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