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梵语 astau vimoksāh,巴利语 attha vimokkhā。谓依八种定力而舍却对色与无色之贪欲。又作八背舍、八惟无、八惟务...梵语 nirodha-satya,巴利语 nirodha-sacca。全称灭圣谛(梵 nirodhārya-satya)。又作苦灭谛、苦尽谛、苦灭圣谛、...比喻十六知见、六十二见等诸种邪见,犹如网罗,束缚吾人之身。八十华严卷三十七(大一○·一九三下):“所谓业为田...【四种对治】 p0433 杂集论九卷十三页云:又由具四种对治故,名对治修。谓厌坏对治,断对治,持对治,远分对治。厌...(真言)义释十曰:作虚心合掌,屈小指无名指,入于掌中也。真言曰:归命阿萨埵系多(阿是能除义,萨埵即众生,系多...辽代僧。生卒年、籍贯均不详。俗姓于。字广济。善音韵、文字学。曾收集大藏经中所用之文字二六四三○余字,加以注解...(喻)佛法能生涅槃的果实,就好像果树能生果子一样。...(术语)体达真空之智也。法华玄义三曰:通教亦有三人,同以体智观界内十二因缘理。...(术语)六祖坛经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失收摩罗】 善见云:鳄鱼长二丈余,有四足,似鼍,齿至利,禽鹿入水,啮腰即断。又翻杀子鱼,广州有之。(收...(名数)此八大地狱,各有十六副地狱,一大地狱之四门,各有煻煨增与尸粪增与锋刃增与烈河增之四处,合为十六处。八...(印光大师校印版本)...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净土十疑论...阿来是个16岁男孩,暑假快到的时候,他对父亲说:爸爸,我不想暑假每天呆在家里,零花钱都向你伸手要,我要找个工作...
在佛陀时代,古印度舍卫国里的国王、大臣和施主们常常会举办供灯法会,以供养佛陀和僧众。一个名为年嘎姆四处流浪的...
人性总是十好不敌一缺。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得到过别人的帮助,经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两人彼此关系一直很...
我们所有的凡夫啊,都是有妄想、分别和执着。我们都有分别心,这个《金刚经》里说了,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1、念佛时心多散乱,或说是年龄关系,如年老心散,不能收束,则老年人决不能往生矣,究竟是否由于年龄,抑功夫未到...
众生念佛大多以生灭心持念,然而六字洪名是从阿弥陀佛的清净平等心流现出来的。这清净无染的佛号似清水珠,投到众生...
前面讲了受持《普贤行愿品》的障碍熟溜病(念熟了就随口溜,心不随文作意),今天就讲讲对治它的办法。 第一个方法...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1讲 我们从今天起跟大家学习净土学的最后一个课程,就是《楞严经》的《念佛圆通章》...
因缘变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因缘变】二变之一,为‘分别变’的对称。即由因与缘的势力变现者,称为因缘变;由作意、计度等分别力变现者,称为分别变。因缘变系以先业异熟(善恶业种子)之力为增上缘,以诸法自身的种子为因所变现者。亦即以名言种子为因,以业种子为缘,而不借计度等分别之力,任运自然变现诸法。又名言种子与业种子皆为诸法真实有用的种子,故此二种子所变现的诸法亦有真体之体用,如五根发识取境之作用,及五境色、香等之实用。此因缘变之法,属三类境中之性境;或谓带质境之一分亦摄于因缘变。换一方式诠释,在八个识中,第八识是由自体所藏的种子而开发的,其所缘的根身、器界、种子也是实体之法,这是因缘变;前五识是分别现量的自性分别识,其相分是从第八识自性种子所生的实法,也是因缘变。第六、七两识,若是缘取本质的相分,则属因缘变;若是依计度分别力缘取的相分,则是分别变。第七识缘第八识的见分执为实我,第六识的独头意识,缘出龟毛兔角的虚妄境界,都属分别变。简单的说,随著因缘的势力,从自体种子任运而起,有色、心实体实用者,就是因缘变,也就是三类境中的性境;随著分别心计度分别的势力,变现的境,就是分别变。如第六识所缘的龟毛兔角,即三类境中的独影境;如第七识缘第八识的见分妄执为我,就是三类境中的带质境。
上篇:因缘果报 | 下篇:地大 |
(地名)华严之善财童子所访五十三善知识中,青莲花香长者之住国也。探玄记十九曰:甘露味者,救生善巧之胜味也。...
八解脱
灭谛
见网
四种对治
除盖障菩萨印明
行均
法树
体智
无常迅速
失收摩罗
十六游增地狱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运用自己的智慧才能成功

贫女供灯的故事

【推荐】人性总是十好不敌一缺

这才是真正的布施
印光大师:念佛百问

如是持念,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推荐】如何对治诵经中的有口无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