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梵语 uccheda-drsti,巴利语 uccheda-ditthi。又称断灭论。二见之一。为“常见”之对称。即偏执世间及我终归断灭之...现存元代藏传佛教大塔。又称白塔。位于北京阜成门内。因塔身通体皆白而得名。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建。当时入仕中...【发愿便得往生】 p1162 瑜伽七十九卷一页云:问:若无异生菩萨及非异生声闻独觉得生彼者;何因缘故,菩萨教中,作...梵语 anitya,或 anityatā,巴利语 anicca。音译阿你怛也。为“常住”之对称。即谓一切有为法生灭迁流而不常住。一...【不定法聚】 p0327 瑜伽一百卷十八页云:不定法聚者:谓余非学非无学法。...【恶道】 乘恶行而往之道途。地狱,畜生等是也。《大乘义章》卷八曰:‘地狱等报,为道所语,故名为道。故地持言,...(杂语)五种结界之一。结界之地形,由水,石,路等作半月之形。...【白生类补特伽罗生起非黑非白涅槃法】 p0520 集异门论十六卷八页云:云何白生类补特伽罗生起非黑非白涅槃法?答:...无学者,言学道圆满,更无修学也。无学位者,谓断至第七十二品解脱道时,证五分法身(见后文),名罗汉果。 此...1、真心离妄念,谓之无心,决非无心识为无心。 2、妄心如幻影,自性不可得,故曰无心。...(饮食)正食前后之小食也。小食点空心之义。畷耕录曰:今以早饭前及饭后,午前午后晡时食为点心。唐史郑修为江淮留...(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礼佛大忏悔文...
二〇一三年旧历新年之后,我先后遇上三位有缘老人去世。春节本为欢聚日,却有伤心离别事。足见世事无常! 古人说:...
【法界中有十,不染污无明,治此所治障,故安立十地。复次,应知如是无明,于声闻等非染污,于诸菩萨是染污。】 在...
我们很多弟子都是在家居士,平常要从事自己的事业。即便是世间事业,我们也希望事业越来越好,越来越顺利。但有时候...各位,大家好!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药师法门的长寿健康法药师健康长寿七法。 首先,是吃好,睡好,心情好。 如...
生命的相貌虽然是森罗万象,但是从唯识学的角度,把它分成三种相貌,大分有三种。就是你修止观,应该把一切的有为法...
善男女者,不论出家在家,贵贱老少,六趣四生,但闻佛名,即多劫善根成熟,五逆十恶皆名善也。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在往昔久远之世,有位叫大船的国王,其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朝中文臣武将,人才济济。大船国王行慈善施仁政,百姓...问: 弟子是淘宝开小店的,时常遇到碰瓷的、敲诈的买家,要钱要物之类的。是心平气和的拒绝这种敲诈行为呢,还是接...
四种涅槃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四种涅槃】指唯识宗所立的四种涅槃。《成唯识论》卷十载: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指一切法之实性即为真如之理,一切法虽为客尘烦恼所覆障,然本来自性清净,具有无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然如虚空,一切有情皆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又离一切相而无有分别,且言语、思虑皆泯绝,唯圣者始能自内证之。二、有余依涅槃,指断尽烦恼障所显现之真如之理。烦恼障虽灭,然尚余欲界五阴之身而为所依,故称有余依涅槃。三、无余依涅槃,指出离生死苦所显现之真理。即烦恼断尽,所余五阴之身亦灭,失去一切有为法之所依,自然归于灭尽,众苦永寂。四、无住处涅槃,谓断所知障所显现之真理。即断智之障,则得生死、涅槃无差别之深智,于二者无有欣厌,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唯常与大智大悲相辅,穷未来际,利乐有情,然虽起悲智二用而体性恒寂。以上四种涅槃,其真如理体虽然有别,但其真正所显得者,则为后三种涅槃,因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其性本寂,不由实相真如所显,而后三种涅槃则为灭尽烦恼、依身、所知障后,方显得者。
上篇:四种世俗谛 | 下篇:四种胜义谛 |
又名无想果,即外道修无想定者,命终生无想天,受五百大劫心心所灭,而身亦如枯木死灰,他们误以为乃真涅槃境界,岂...
断见
妙应寺白塔
发愿便得往生
无常
不定法聚
恶道
半月形相
白生类补特伽罗生起非黑非白涅槃法
无学位
无心
点心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不期无常到,君向何处去

我执和法执带来的障碍

什么是运气?运气就是福报
药师健康长寿七法(图)

修唯识止观的三个重点
